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下图中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2、我国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金箔压制 B . 纸张剪裁 C . 云锦织造 D . 腐乳发酵
3、吸烟有害健康,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 .点燃酒精灯 B . 闻药品的气味 C . 加热液体 D . 称量食盐固体质量
5、今年地球日的中国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B .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 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服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D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
7、学习化学时可用下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系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B

C

D

X

纯净物

碳元素

软水

氧化反应

Y

液氮

碳12原子

蒸馏水

化合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8、移动通信已经进入5G时代,镓将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镓的信息,有关镓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镓原子的质量是 69.72g C . 镓离子的符号是Ga3+ D . 其原子核内有 31 个质子
9、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将木材经化学品处理,剥离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制成的木材海绵,可以从水中吸附油脂,这种新型海绵在容量、质量和可重复使用性方面超越了现有的所有其他海绵或吸附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木质海绵中碳原子不再运动 B . 木质海绵不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C . 木质海绵吸附油污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D . 木材海绵能够有效解决石油和化学品泄漏对世界各地的水体造成的破坏
10、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液氮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B

酒精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可用作燃料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可用作电光源

D

氧气具有助燃性

可用于供给呼吸

A . A   B . B   C . C   D . D
11、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 .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12、下列应用对比科学思想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设计错误的是( )
A . 区分软水和硬水 B . 比较温度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C . 比较气体中CO2含量 D . 探究MnO2能否加快反应速度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铁元素符号
(3)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三、流程题(共1小题)

1、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气候变化”。

I.认识水

(1)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铜<1.0mg/L,铁<0.3mg/L”,其中的铜、铁是指(填“元素”或“原子”)。
(2)“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图片_x0020_100025

①中过滤棉的主要作用是(填字母)

②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A 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 吸附异色异味   C 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3)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想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死病原微生物,在生活中常采取的方法。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图片_x0020_100026

(1)装置中 a 仪器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字母,下图),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某气体X可以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 E 装置收集,则气体X从(填“b”或“c”)口进。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固体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为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金属钴(Co)在国防工业中有着重要应用。在实验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从钴矿石(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钴)中提取钴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条件。

(查阅资料)酸浸时发生如下反应:三氧化二钴+硫酸+亚硫酸钠→硫酸钴+水+硫酸钠

(进行实验)将矿石在一定条件下酸浸 4 小时,测量钴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

矿石用量/g

硫酸用量/g

Na2SO3用量/g

温度/℃

钴元素的浸出率/%

1

85.71

12.62

0

85

56.39

2

85.71

6.31

0

85

49.98

3

85.71

6.31

0

65

43.33

4

85.71

6.31

0.43

65

73.95

5

85.71

6.31

0.86

65

74.77

(1)(解释与结论)对比实验1和2可得出的结论是
(2)欲得出“其他条件不变,亚硫酸钠用量对钴元素的浸出率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的实验是(填序号)
(3)如果把实验2中的温度改为75℃,请你推出钴元素浸出率的取值范围
(4)影响钴元素浸出率的因素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可能有
(5)(反思与评价)工业生产中采用实验(填序号)的提取条件更合理。
2、45中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外实验,利用下列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   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查阅资料)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1)红磷燃烧的表达式
(2)实验开始时用激光笔照射,水上的红磷能够燃烧,而水下的白磷不会燃烧的原因是。在图2中(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
(3)结论:猜想正确,因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填“红磷”或“白磷”)更合适,理由是
(4)(拓展延伸)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45中化学兴趣小组又对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 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和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用百分数表示)

(5)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6)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