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电解水一段时间 图片_x0020_100017     B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图片_x0020_100018 C .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图片_x0020_100019     D . 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图片_x0020_100020
2、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密度低 B . 耐磨损 C . 抗氧化性强 D . 导电性差
3、2020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效率 B . 农业生产中使用漫灌方式灌溉庄稼,水分能充分吸收,有利节约用水 C . 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D . 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4、下列实验操作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取固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称固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量取水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写标签
5、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日前发布消息,经过10年的勘查投资,安徽省地勘基金在皖江地区新查明一个隐伏于白垩系红层之下的大型斑岩型金矿床。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g B . 金属于金属元素 C . 金原子的质子数是79 D . 金原子核外有79个电子
6、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将木材经化学品处理,剥离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制成的木材海绵,可以从水中吸附油脂,吸油量可达到其自身重量的 16-46 倍,可重复使用多达 10 次。这种新型海绵在容量、质量和可重复使用性方面超越了现有的所有其他海绵或吸附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在木质海绵中碳原子不再运动 B . 木材海绵能够有效解决石油和化学品泄漏对世界各地的水体造成的破坏 C . 木质海绵吸附油污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D . 木质海绵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7、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   )
A . 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6 g B . 为了防止液滴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 C . 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符合题意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D . 用100mL的量筒量取5mL的液体
8、如图是电解水并收集、检验生成气体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2055698244

A . 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B . 反应过程中,U型管内左、右两边液面始终齐平 C .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d处,会燃烧更旺 D . 电源a是正极,b是负极
9、“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则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该反应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 . 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 图片_x0020_100009图片_x0020_100010 个数比为1:1 D .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0、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 .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能使带火星复燃的气体一定是氧气 D .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1、2020年我国很多部分地区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法匹拉韦(化学式为:C5H4FN3O2)对新冠肺炎有着很好治疗效果。下列关于法匹拉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法匹拉韦分子中有5种元素 B . 法匹拉韦有由15个原子构成 C . 法匹拉韦中C,O的质量比为5:2 D . 法匹拉韦分子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
12、归纳、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或分类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1 B . 图片_x0020_100012 反应关系 C . 图片_x0020_100013 D . 图片_x0020_100014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列意义,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硫酸根离子,②3个亚铁离子,③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④氦气,⑤硝酸铵

2、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探访太空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史的辉煌.其中航天飞行器座舱的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上图空气更新的过程中,C、H、O三种元素中的元素没有参与循环利用.
(2)装置(Ⅱ)中的CO2和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3)从装置(I)、(Ⅱ)、(Ⅲ)中可知道O2来自(填化学式)两种物质.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0

(1)仪器名称②
(2)实验室利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填字母),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为
(3)已知NO难溶于水,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实验室制取NO,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气体应从端(填“f”“j”“h”或“i”)通入。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NH3 ,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学习小组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1)(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空气成分之一:氧气,与镁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空气成分之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几乎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空气成分之三:水蒸气,打磨光亮的镁带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并产生大量气泡;如果将镁带放到水蒸气中,也会发生上述反应,但产生的不是黑色固体.

因此猜想:可能是镁与N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2)(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

①在特定装置内将空气液化,然后升温,先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这种方法是利用(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进行获取的,但在实验室条件下空气不易被液化.

②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填字母)

图片_x0020_100022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三)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实验二)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CO2与镁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和碳 ,碳是黑色的固体。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CO2反应产生的.

(交流与反思)

①仔细观察实验发现,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几乎都是白色的原因是

②如果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体积与氧气所占空气真实比例相比较会(偏大、偏小或相等)并解释原因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2011年12月,网上报道某公司非法使用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NO5P)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计算:

(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33.8克草甘膦中含有多少克磷元素?(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