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变成CO2气体 B . 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 C . 海水晒盐 D . 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
2、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合理的是(   )
A . 用50L酒精与50L蒸馏水混合配制100L酒精溶液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15.62g食盐固体 C . 装有10%氯化钠溶液滴瓶上的滴管用后洗净后放回原瓶 D . 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
3、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氦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 B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C . 氧气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特殊的电光源
4、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水鉴别木炭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 B . 用酚酞试液鉴别氨水和蒸馏水 C . 用二氧化锰鉴别食盐水和双氧水 D . 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图片_x0020_100001

图片_x0020_100002

图片_x0020_100003

图片_x0020_100004

实验目的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分子间有间隔

探究甲烷组成中是含氢元素

制取并收集氧气

A . A   B . B   C . C   D . D
6、超疏水性仿生材料对水的作用与荷叶相似,水滴在其表面不易附着。将玻璃放在蜡烛火焰上灼烧,表面沉积一层黑色物质(见图),该方法可获得一种能用于手机触屏的超疏水性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111147253

A . 黑色物质是由石蜡蒸气冷凝而成 B . 黑色物质可能含碳元素 C . 黑色物质是由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 D . 铁质输水管的内壁若采用超疏水性材料能防锈蚀
7、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H2O中均含有氢分子 B . 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C . 原子和离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D . 图片_x0020_55609727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料的核心素养之一。关于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C . 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D . 通过气味辨别SO2与CO2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9、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722856292

A . 钒元素和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 . 钒原子的中子数为为50.94 C . 钒原子位于第四周期,离子符号是V2- D . 图中x=23
10、归纳小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的构成

①O3﹣由臭氧分子构成

②铁﹣由铁原子构成

③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影响因素

①元素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③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反应与现象

①磷的燃烧﹣白烟生成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刺激性气体生成

③镁在空气中燃烧﹣白色固体生成

D粒子的认识

①分子﹣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③离子﹣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

A . A   B . B   C . C   D . D
11、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890642917

A . 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 B . 该物质化学式为C5H4 C . 该物质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D . 该物质燃烧产物一定是二氧碳和水
12、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H2O。为了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都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可检验物质的酸碱性),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493310480

A . 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 . 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的发生和停止 C . 铜丝烧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速率 D .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图片_x0020_373098912

图片_x0020_230049277

图片_x0020_1523398046

图片_x0020_1506287232

A足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2133730939

A .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5:2 B . 反应物有剩余 C . 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及个数不变 D . 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混合物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2020年,新冠肺炎肆虑,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请结合图片及文本信息,分析下列各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图片_x0020_1472729824

①医用双氧水主要成分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使用这种消毒液的优点是

②可随身携带或随时喷洒的小剂量皮肤清毒液是。喷洒该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不能通过饮用或注射消毒液来预防新冠肺炎。

③新冠肺炎肆虐,更应爱护环境,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请补齐图中废弃物与垃圾桶的连线。

图片_x0020_166816702

2、        
(1)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请按要求填空:

① 2N2;② Al3+;③ 2H;④ Cl-;⑤ CO2;⑥ 3个硫酸根离子;⑦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的最小粒子,上述符号中,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填序号);① 表示;由② 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③ 中数字“2”的含义是;⑥ 的化学符号;⑦的化学符号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图片_x0020_111579605

图片_x0020_664957326 所表示的微粒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图片_x0020_74765281 处的微粒是(填化学式)。

③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

(3)道尔顿原子学说的部分观点如下:

①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②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相同。现代科学证实以上观点均不确切,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简要说明:

(4)有人提出: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原子可能来自于若干年前恐龙的身体。该说法表达的观点是

A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C原子内部结构复杂,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5)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2046305010

①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填字母序号)。

A O、S

B Na、Cl

C Cl、Ar

D F、Cl

② 写出一条第Ⅰ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③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图片_x0020_100005 ,当x﹣y=9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④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容易吸引H+ , 形成水合氢离子(H3O+),H3O+含有的电子总数为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农谚“雷雨发庄稼”的化学原理是:雷电时雨水里含有微量硝酸(HNO3),硝酸与土壤中的物质进一步反应形成植物所需要的氦肥。硝酸的形成过程如图:

图片_x0020_947075733

(1)单质X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是
(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反应③在常温下即可发生,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4)为了提高氮原子的利用率,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A﹣F均为我们前半期化学学习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B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C为气体单质,D是一种黄色可燃性固体,F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信息:水通电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请回答:

图片_x0020_1268229640

(1)A转化为C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2)从微观角度解释A、B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3)如果E是一种固体单质,则E的化学式为;C与E反应的现象为
(4)B→C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化学实验能力的基础。根据图示回答有关同题:
(1)实验室制备氧气

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1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图片_x0020_1866690429

(2)实险室制备氢气

反应原理:用Zn粒与稀硫酸常温下反应制取H2

①图2所示仪器A的名称为,组装制取H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为(填字母)。

图片_x0020_1579621272

②为收集并准确测量H2的体积,在装入药品前,需

③相同条件下H2密度比空气小,利用该性质可以通过法收集H2 , 若用图2所示装置测量生成H2的体积,H2应从(填“甲”或“乙”)管通入。

(3)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反应原理:用块状的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与稀盐酸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图片_x0020_1831926634

图3中E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块状大理石放在多孔的塑料片上(塑料片不与盐酸反应),打开止水夹,从长颈漏斗注入适量的稀盐酸,反应发生,产生大量气泡,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反应停止。如此反复,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E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F),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 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 、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铁以及含铁物质的相关现象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探充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38mm的铁丝,分别在O2含量不同的情况下实验。

(实验现象)

O2%

90%

70%

60%

55%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

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

(1)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最好用法收集,理由是
(2)若用如图1装置收集一瓶(15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方法是:在15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则停止通入氧气时量筒内水的体积约为(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是1/5)。

图片_x0020_2055044280

(3)(结论)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在范围。
(4)(探究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20mm、含碳量不同的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下表是将几种铁丝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完成下表:

物质

纯铁丝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5)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填元素符号)有关。这种细铁丝燃烧时,同时生成(填化学式)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6)(探究三)对含有铁粉的“暖宝宝”进行探究,并利用发热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①铁粉是黑色;②铁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同学们在实验室打开一片暖宝宝,取出其中黑色粉末做了下面的实验。

Ⅰ黑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暖宝宝中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黑色粉末中有铁粉

反应结束之后,发现仍有黑色固体残留,经过(操作名称)。干燥,获得黑色粉末。取样于试管中,通入氧气点燃,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末中还有活性炭粉

(7)Ⅱ探究“暖宝宝”反应原理与铁的生锈本质是否一致

按图2(夹持仪器已略去)采用传感器收集数据,将拆除包装的暖宝宝倒入三颈烧瓶中,密封装置,开始收集,观察曲线变化(如图3A、图B、图C)。

图片_x0020_1993613127

从收集到的图象看暖宝宝发热是因为颗粒微小的铁粉与等物质发生反应,并热量(填写“吸收”或“放出”),这一反应与铁生锈原理一致。

(8)Ⅲ实验拓展

利用上述原理,同学们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4所示,量筒中水的读数为100mL。

图片_x0020_1570952401

①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的现象是

②冷却一段时间之后,打开弹簧夹,水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最后量筒内水为63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通过计算,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③上述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装置漏气

B暖宝宝贴中铁粉的使用数量不足

C温度计的读数未恢复至室温就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D弹簧夹未夹紧

E最后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是俯视读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