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下学期 第6单元 6.1 奇光异彩的金属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 B . 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 C . 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 D . 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
2、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    B .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 .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 .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3、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 . 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 . 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 . 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 . 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4、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
A . 丙<丁<甲<乙 B . 乙<甲<丁<丙 C . 丁<甲<乙<丙 D . 丙< 乙<甲<丁
5、实验室欲测定一包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只含铜和锌)取100g黄铜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先加3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为318.9g,再向滤渣继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此时所用稀硫酸的量恰好为100g,则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A . 26% B . 19.5% C . 13% D . 74%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 C .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 .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7、同学们对金属N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N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NCl2),将金属N放入ZnSO4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因为加了网罩,所以不用给试管预热 B . 实验结束,若立即倒出粉末则红色粉末变黑 C .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 本实验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
9、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的金属硫酸盐,反应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图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X>Y>Z B .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Z>Y C .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D . X、Y、Z可能依次是Mg、Zn、Fe
10、向含有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只有Cu B . 滤渣中一定有Fe C . 滤渣中一定有Zn D . 滤渣中一定有Cu、Fe、Zn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用铝锂合金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耐腐蚀和(写一条)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人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①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铝、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2)用铜制作导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性;
(3)焊接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我国夏商时期工匠们就掌握成熟的炼铜技术。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铜的两种装置。

图片_x0020_918651925

①图 A 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过程中,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的原因是,末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

②取用炭粉和氧化铜的仪器是。图 B 实验结束时,若先停止加热,后移出导管,产生的后果是

③上述两种实验方法,都利用了CO和C的性。

④上述两种实验方法,你认为“图A”或“图B”哪个实验方法更好,你的理由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从某废旧电子产品中可以提炼贵重金属,并得到硫酸铜溶液。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的名称是
(2)写出所得贵重金属中任意一种成分的化学式
(3)写出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任写一种);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4)写出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为防止水体污染并回收金属,某工厂向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镁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固体和滤液,取少量固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废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489179294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加入过量A的作用是
(4)产品F和G分别是
4、金属材料被大量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其他领域。请回答:
(1)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应用

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

a.铜制电线

b.铁制铁锅

c.金制项链

d.铝制饮料罐

(2)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应用。

①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端口序号)。

③将锌放人硝酸银与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造成溶液质量减轻的化学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反应后溶液呈无色,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3)金属的获得

①湿法冶炼

“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②电解法冶炼

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加热分解金属氧化物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请用微粒观分析此反应过程

(5)④还原金属氧化物

用2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方法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方法2.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为了测定某银、锌合金(假设合金中只含银和锌)中银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20g银锌合金粉末进行实验,现将125g稀硫酸分五次加入合金粉末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滴入稀硫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05

m

0.15

0.20

0.20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2)银、锌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下学期 第6单元 6.1 奇光异彩的金属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