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某同学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在科学探究中这句话属于(   )

A . 猜想假设 B . 设计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2、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 . 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 .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 .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3、给150 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 . ①③④ B . ②④⑦ C . ②④⑥⑦ D . ④⑤⑧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图片_x0020_100001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倾倒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加热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4
5、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 B . 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 . 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6、冬天第一场雪,当雪花落在地上,会很快化为水滴。在雪花化作水滴的过程中,对水分子行为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的能量降低了 B . 水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C . 水分子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D . 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了
7、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冷水浸泡 B . 加热煎制   C . 取液弃渣 D . 装袋保存
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B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C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9、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 “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不同 C . “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 D . “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构成原子的种类上不同
10、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 B .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C . 化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里
1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 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B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氢气燃烧—分子发生改变 D . 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12、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氢气+氧气 B . 氢气+氧化铁 铁+水 C . 碳酸→水+二氧化碳 D . 双氧水→水+氧气
14、若想称取5.6g食盐粉末,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向右面,此时应该(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是)( )
A . 继续添加食盐 B . 取出少量食盐放回试剂瓶 C . 取出少量食盐放到指定容器 D . 向外调节平衡螺母
15、如图,我们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和推论中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 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C . 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 .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7

(1)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试管a连接电池极,若试管a中得到10mL气体,则试管b中得到mL气体,写出验证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
(2)小丽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火焰,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化学性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886358400

(1)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2)硬水会给生活、生产带来许多不便

①检验河水是否是硬水的方法与现象为:

②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煮沸时发生的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图2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①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甲”或“乙”),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②图2中的化学变化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③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能转化为能。

④小明从图2中化学变化的微观图示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有(填序号)

A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该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某同学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0

(1)图甲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读数仍如图甲所示,则食盐的质量为g。
(2)图乙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mL,该同学若要量取44mL的液体,在图乙的基础上,应该用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俯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填“大于”或“小于”)44mL。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采用图示装置进行过滤,试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9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c
(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不正确是:

(3)该同学发现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答两条):

(4)改进后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该同学说“我终于制成了纯水!”,你同意吗?。简述你的理由
(5)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此时得到的水是(填“纯净物”、“混合物”)。
(6)最后进行蒸馏:所得蒸馏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该蒸馏水中是否含可溶性矿物质的简单方法是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

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可能需要经过几十公里的管道,为了保证水质,必须在水里加入一些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滋生。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Cl2),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ClO2)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余氯标准推算,如果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则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为5mg/L.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mg/L。

传闻2:煮过很多次的水有毒

有研究对多次煮沸水中亚硝酸盐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

表1 不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mg/L)

水样类型

亚硝酸盐含量

一次沸水

0.0008

二次沸水

0.0020

三次沸水

0.0028

人体长时间摄入超标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从饮用水健康的角度来看,相比对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忧虑,我们更应该注意如果不将水煮开,或者密封、储存方法不当,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隐患。

传闻3:常喝“富氧水”能够抗衰老

富氧水原是医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厌氧性和好氧性的研究用水,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

对于富氧水对健康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人们在“喝氧”的问题上应采取慎重态度,勿作非明智的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水质,可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      
(2)判断传闻1真假,并说明理由:      
(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      
(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      (填字母序号)。

A 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

B 因为多次煮沸的水含有亚硝酸盐,所以有毒而不能饮用

C “富氧水”中富含氧气,适合多喝。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过程:
(1)一组的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他们小组的蜡烛是:①白色圆柱形固体②有轻微的气味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有可燃性⑥受热易熔化⑦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上述描述中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
(2)二组同学将一根木条放到蜡烛火焰中,2秒后取出,发现从焰心到外焰木条碳化程度逐渐增大,这说明      
(3)三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有水生成

2

      

      

有二氧化碳生成

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能转化为      能和      能。小敏发现蜡烛燃烧时还流烛泪,蜡烛“流泪”属于      变化。

(4)四组同学在熄灭蜡烛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结果看到白烟燃烧并沿着烛芯将蜡烛引燃。

(提出问题)这股白烟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①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

经过讨论后,排除了①②两种猜想,他们的依据是      

(5)(反思)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你认为他应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