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各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


A . Cu  S  Mg  B . Ca  Na  Fe  C . H  Al  P  D . K  Zn  O
2、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 . 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 O2 B . N2 C . He D . CO2
4、小冰所做的下列实验,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金属与合金互相刻画 B . 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 . 取松花江水样静置沉降 D . 铜片放入稀硫酸
5、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 草莓酱 B . 蒸馏水 C . 蔗糖水 D . 玉米糊
6、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上述信息中属于氯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 黄绿色气体 B . 有刺激性气味 C . 密度比空气大 D . 能与水反应
7、201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C . 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 青蒿素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2:5
8、四氯化硅(SiCl4)为无色透明液体,遇水时反应很激烈,并形成白色烟雾,故也用作烟幕剂.在四氯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9、如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 . t2℃~t3℃,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MgSO4的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 . t2℃时的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
10、下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A . CO2(C):C+O2 CO2 B . CO2(CO):2CO+O2 2CO2 C . N2(O2):2Cu+O2 2CuO D . KCl(KClO3):2KClO3 2KCl+3O2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 不锈钢 B . 氧化汞 C . 黄铜 D . 生锈
12、某化合物是由氢、氧及另一种元素组成,下列对该化合物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可能是盐 B . 可能是氧化物 C . 一定是碱 D . 不可能是酸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互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生成沉淀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 . 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 C .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D . 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1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  )

A . NaOH B . NaCl C . NaOH和NaCl D . 无法判断
15、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 . “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 . 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 . 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16、实验室干燥CO2时应选用的干燥剂是(  )
A . 生石灰 B . NaOH固体 C . 浓硫酸 D . 稀硫酸
17、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用pH试纸直接沾取待测溶液 B . 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酸碱度 C . 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5,呈酸性 D . 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由大到小顺序为:②>③>①
1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 称量NaCl固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闻气体的气味 D . 加热液体
1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 . 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 . 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 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20、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乙、甲、丙 B . 乙、丙、甲 C . 丙、甲、乙 D . 丙、乙、甲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现有七种物质:①熟石灰②碳酸钠③碳酸钙④烧碱⑤硝酸铵⑥氯化钠⑦小苏打(填序号)
(1)俗称纯碱的是      
(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3)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4)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食盐水的是      
(5)溶解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6)可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7)属于碱的是      
(8)空气中吸水易潮解的是      
(9)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10)属于氮肥的是      
2、化学与我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雾霾天气影响人的健康,该天气与空气中的PM2.5超标有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请你举出治理雾霾的两种措施:

      ;②      

(2)将①面粉、②蔗糖、③食用油三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填序号)
(3)“84消毒液”广泛应用与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①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需要固体次氯酸钠       g,②可将上述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2%的次氯酸钠溶液       g.
(4)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如将生锈铁制品长期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反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①      ,②      
3、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白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一种金属氧化物),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H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      
4、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

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溶液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如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      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不要求计算).

(2)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3)20℃时,将20g 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6、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2)铁制品容易锈蚀,预防铁生锈的措施有      (写1条即可).
(3)“湿法炼钢”的原理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7、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进行实验.

(1)用装置A制备氧气.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证所得的气体是氧气的操作是      
(2)用装置B进行性质实验.注入稀盐酸,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整个实验过程中,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减小,还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8、酸、碱、盐之间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一般属于      反应.两种盐溶液发生该反应的条件通常是      ,举例:初中化学课本中常见的碳酸盐的化学式①      ,②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工业制得的烧碱中常常会混有三种杂质: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现有一份工业烧碱样品,为了研究它的组成,某小组同学将其配成溶液后,做如下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

(1)【探究实验1】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一个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同学们根据上面实验猜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

小冰:碳酸钠

小城:硫酸钠

小美:碳酸钠和硫酸钠

(2)【探究实验2】

为了弄清组成,同学们进一步探究.小冰对滤渣A展开探究,向滤渣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      的现象,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3)【评价与交流】小城提出若将盐酸替换成稀硫酸也可以对上述猜想做出正确判断,请你评价小城的观点      
(4)【探究实验3】小美对滤液B展开探究,取样,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实验看到的现象是      ;她又向其中滴加      ,观察到了预测的现象,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5)【归纳与总结】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大家认为在探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时,我们选择试剂要注意      (答一条即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先在烧杯中加入50g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25%的硫酸溶液,边滴边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共消耗硫酸溶液49g.(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请你计算:

(1)49g25%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