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小题)

1、下列图标中,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2、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需要用到活性炭的是(   )
A . 泥沙 B . 色素 C . NaCl D . 细菌
3、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下列山西文物中,不属于金属制品的是(   )
A . 西周晋候苏钟 B . 春秋侯马盟书 C . 西周晋候鸟尊 D . 唐朝开元铁牛
4、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中都含有(   )
A . OH B . H+ C . O D . H2O
5、小刚在实验室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6、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C . 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7、小米是山西特产,其中含有的色氨酸(C11H12N2O2)能够促进睡眠。下列有关色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其中含有4个元素 B . 其中含有氮气和氧气 C . 其中氢的质量分数最低 D . 它由27个原子构成
8、冬春季节,园林工人会给许多树的树干刷一段石灰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灰浆属于溶液 B . 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 C . 石灰浆可以防止树木上的害虫生卵 D . 一段时间后树干上的白色物质是Ca(OH)2
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B

鉴别真假羊毛

点燃后闻气味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对比Zn和Fe的活动性强弱

将等形状、等大小的锌片和铁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A . A   B . B   C . C   D . D
10、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NaHCO3利用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可以测定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含量。现取一定量的发酵粉,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假设发酵粉中的其他物质都不与盐酸反应),有关该反应的下列曲线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共4小题)

1、绿色水培种植蔬菜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模式,可以使绿色水培蔬菜有效避免重金属污染、农药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某种蔬菜水培营养液的配方中主要成分有:KNO3、NH4NO3、Ca(NO32、KH2PO4、MgSO4等。

(1)蔬菜为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2)营养液配方中的一种复合肥是      
(3)使用前要调整营养液至中性,可用      测定酸碱度。
2、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
(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三子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嫦娥四号探测器上的国旗由一种叫聚酰亚胺的塑料制成,这种塑料属于      材料。
3、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的建成创下多项世界之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港珠澳大桥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沥青为国外进口的天然湖底沥青。沥青可由一种化石能源分离获得,该化石能源是      
(2)港珠澳大桥使用的钢材中,超过了8200吨来自太钢生产的双相不锈钢。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港珠澳大桥预计使用寿命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桥普遍使用寿命多出了20年!

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解决了大桥防水、防锈、防腐问题。请列举一个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4、我国生产的含碘盐一般是在氯化钠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图1为生产碘盐的一般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KIO3)中碘(I)的化合价是      
(2)操作2的方法是      
(3)碘酸钾固体与氯化钠固体不易直接混匀,但是将碘酸钾配成溶液喷洒在氯化钠上,即可实现二者的混匀,这是利用了溶液的      性。图2是碘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为了将碘酸钾尽可能多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应采用的方法是      。80℃时,碘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量分数是      

(4)使用碘盐时要防止高温,由此推测碘酸钾可能具有的一个性质是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酸奶,你喝对了吗?

酸奶不仅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还扬长避短,更适合人类保健。

其一,酸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单糖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更易于人体吸收。其二,酸奶中的脂肪易于消化,且其中的磷脂肪能促进脂肪乳化,从而调节胆固醇浓度。其三,酸奶发酵后,牛奶中的钙被转化为水溶形式,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Tipl:区分酸奶和酸奶饮料

发酵型酸奶因含有活性益生菌,从生产到销售都必须冷藏完成。酸奶饮料是在牛奶中加入水、糖或甜味剂,经人工调酸制成的饮料,其营养只有酸奶营养的

Tip2:注意冷藏和保存时间

如果保存条件不好,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会不断繁殖,产生的乳酸使酸度不断提高,口感变得过酸,甚至会变质。因此要注意保存温度和时间,尤其夏天需冷藏。

Tip3:注意饮用方法和时机

可在饭后2小时饮用,因为饭后胃液的pH值上升,这种环境很适合乳酸菌生长,能让酸奶的营养充分发挥;别空腹喝酸奶,酸奶中活性乳酸菌只有pH值在4以上才能生长,而空腹时乳酸菌会被胃酸杀死,营养价值大打折扣;不要加热喝,如果温度过高,酸奶中的益生菌会失去活性。

更健康的酸奶饮用方式,你学会了吗?

(1)酸奶很适合正在发育的青少年饮用是因为酸奶中含有      
(2)酸奶与酸奶饮料相比,营养价值更高的是      
(3)酸奶需冷藏的根本原因是      
(4)人体空腹时胃液的pH范围是      ,吃饭后,胃液的酸性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四、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共2小题)

1、氮原子、氨分子、浓氨水之间存在如图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2)由图2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3)由图3实验可得出的一条结论是      
2、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类别。A为黑色固体,D的溶液呈蓝色,E可用于除油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一”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2)C→B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D与E反应的现象是      该反应能够发生的理由是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共2小题)

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      (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F中应盛放      ,若始终无法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可能的原因是      
2、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将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中。

(1)试管①中的现象是      
(2)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思评价】

试管②与试管③中的现象相同,由此说明,这两个反应的微观本质都是            的结合。

上述实验结束后的液体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实验:分别向反应后的三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并将三支试管内的上层清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

(4)试管②中溶液呈红色,小莫认为反应中的澄清石灰水过量,小贝认为反应中的碳酸钠过量,小乐则认为两位同学的分析都不严谨,理由是      
(5)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呈无色。由此可以确定:试管①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为确定烧杯中的溶液中是否含有H+和Ca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许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有H+和Ca2+

(6)【表达与交流】

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适量      处理后再排放废液。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共1小题)

1、硝酸银有收敛、腐蚀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对淋球菌特别敏感,临床上常用含低浓度硝酸银的眼药水为新生儿预防眼炎。向17g某含硝酸银的眼药水中加入含0.0585g氯化钠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该眼药水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假设眼药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氯化钠发生反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太原市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