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实验学校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 B . 该元素符号为Mg C .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 . 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 .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474290028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大 B . 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将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D . 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为39.02%的硝酸钾溶液
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K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K2SO4 , 一定没有Na2CO3 B . 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 , 可能有KCl C . 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D . 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
5、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为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行动指南。下列行为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 . “能开车就不步行”提高出行效率,彰显城市发达程度 B . 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 .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D .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活性炭吸附色素 B . 硫酸除锈 C . 氧气用于气焊 D .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 C .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D . 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
8、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错误的是(   )
A . 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B .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盐酸和石灰水 C .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D . 稀释浓硫酸
9、下列物质俗称、化学式相符合的一组是(   )
A . 火碱    Na2CO3 B . 熟石灰    CaO C . 生石灰  CaCO3 D . 烧碱      NaOH
10、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 二氧化硫 B . 氢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氨气
11、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X↑+8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   )
A . HClO B . ClO2 C . O2 D . Cl2
12、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物质性质与用途

B

日常生活经验

N2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C

安全常识

D

化学与生活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氢氧化钠

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A . A   B . B   C . C   D . D
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Fe→FeSO4 B . CO2→CaCO3 C . KNO3→K2CO3 D . HCl→CuCl2
14、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
A . NH4NO3固体溶于水 B . 煅烧石灰石 C . 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O4加入金属 D . CuSO4和H2SO4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
15、中考复习阶段,小胖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③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使所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低;⑤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⑥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能解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 5 B . 4 C . 3 D . 2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1)常见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2)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      
(3)炉具清洁剂中的碱      
(4)最常用的溶剂      
2、日前,东南大学教师首创“南京地铁车厢速查表”走红网络。地铁是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建设中各种材料被广泛应用。
(1)地铁站的排水管采用聚乙烯塑料管道,聚乙烯塑料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施工中挖掘岩石的机械刀片用钨钢制成,据此推测钨钢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      
(3)科研人员研制出的钢轨防锈涂料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      
(4)地铁隧道中常用氢氧化镁作为阻燃材料,其阻燃原理是受热分解生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名称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      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用E装置收集O2 , 则验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为原料制取H2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H2 , 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若制取0.4gH2 , 理论上需要      g1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
(4)小睿和小琦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①小琦先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M、N中均无明显变化,M中盛放      溶液。

②小琦再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N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步实验目的      。小睿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③小睿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 mL上述溶液放入M、N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M、N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的工艺主要包括:

①反应Ⅰ是粗盐除杂;

②反应Ⅱ是特殊条件下电解NaCl溶液制NaClO3

③反应Ⅲ是ClO2的制取。其中反应Ⅲ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工艺流程如图,

(1)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2)过量的试剂X是      (填化学式),操作A的名称是      
(3)求出沉淀ClO2中Cl的化合价为      
(4)加入适量HCl除为了满足电解时的微酸性外,还能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请写出其中所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和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铜及铜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一)铜的广泛应用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2)铜在工业上可用于生产电缆(外面包裹了电缆皮),这是利用了铜的      性。
(3)(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工业上用含铜废料(如:碎铜、电缆皮等)。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提出可以用含铜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主要流程如下:

含铜废料粉碎的目的是      

(4)该流程中,加入H2O2后要求温度控制在50℃到60℃加热的原因为      
(5)兴趣小组同学一致指出,将滤液经蒸发浓缩、      (填结晶方法)、过滤等操作后,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硫酸铜晶体(CuSO4·xH2O),晶体采用酒精淋洗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6)(三)铜生锈会生成碱式碳酸铜,而工业上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种类较多,其组成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

资料:xCuCO3·yCu(OH)2·zH2O加热至200时会分解得到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测定某种产品的组成,该兴趣小组准确称量了25.8g的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B中溶液质量/g

C中溶液质量/g

D中溶液质量/g

E中固体质量/g

反应前

100.0

100.0

100.0

120.5

反应后

105.4

104.4

100.2

120.5

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实验前应该先      ,再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后称量B、C、D、E的质量。

(7)停止鼓入氮气,调控温电加热220℃持续加热,观察到装置B中      时表明碱式碳酸铜已经完全分解。
(8)反应结束后,再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9)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实验学校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