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它们具有如图所示关系.“﹣”表示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若甲是HCl,则丁可能是CaCl2 B . 若甲是HCl,则乙和丙中可能有一个为碱 C . 若甲是Ca(OH)2 , 则丁可能是NaOH D . 若甲是Ca(OH)2 , 则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为酸
2、某实验室中的四个药品橱分类存放的药品如下:

 药品橱

 甲

 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氯化钠、氯化钙

 红磷、木炭

最近,该实验室购进了一些硫磺,应将它存放在(   )

A . B . C . D .
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4、如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时的近似p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草木灰水呈酸性 B . 鸡蛋清的碱性比草木灰水的碱性要强 C . 橘子汁呈酸性 D . 柠檬汁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5、下列各组物质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NaOH  HCl  NaCl B . CuCl2  Na2SO4  KNO3 C . BaCl2  KOH  NaNO3 D . CaCl2  Na2CO3  NaCl
6、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会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 .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放砝码的托盘上忘了放纸 D . 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7、以下几种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有(   )

图片_x0020_100002

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⑤ D . ①②⑤
8、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 电解水 C .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 溶液蒸发适量水 D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9、下列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 . 洗洁精除去油污 B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 盐酸除去铁锈 D . 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10、如图是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903165256

A . 温度升高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B . 饱和溶液降到 时有晶体析出 C . 时,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D .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 的NaCl
11、我市在节能减排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A . 使用节能的LED路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 B . 发展BRT快速公交,以减少汽油的消耗 C . 提高现有火电厂煤的利用率,增加单位质量煤的发电量 D . 多建燃烧煤或天然气的火电厂,以保证电力的供应
12、将36.5克稀盐酸和40克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的pH值(   )
A . 一定等于7 B . 可能等于7 C . 一定大于7 D . 一定小于7
13、下列哪种试剂最适合用来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   )
A . 溶液 B . 溶液 C . HCl溶液 D . 溶液
14、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空气对铁生锈的影响

B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探究  能否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图片_x0020_889108349

图片_x0020_331844585

图片_x0020_100003

图片_x0020_100004

A . A   B . B   C . C   D . D
15、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B . 滤液中只有硫酸铜 C . 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 D . 滤液中只有硫酸铝
16、某锥形瓶中装有稀盐酸。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情况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136793375 B . 图片_x0020_1242930022 C . 图片_x0020_1109617299 D . 图片_x0020_1224614858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

图片_x0020_1349302754

(1)根据上图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生成物甲醇属于有机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

(2)根据上图写出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造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如果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尿素[CO(NH2)2]    B葡萄糖(C6H12O6)    C甲醛(CH2O)

2、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图片_x0020_62546213

(1)图1中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加碘盐中“碘”是指      (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一旦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
(3)厨房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      (填“食醋”或“食盐水”)。
(4)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调和油        B 食盐          C 面粉         D 白糖

(5)洗涤餐具时加入少量洗涤剂,会有很好的洗涤效果,原因是洗涤剂可以起到      作用。
(6)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因为乙二醇溶于水后使溶液的凝固点      (填“升高”或“降低”)。
(7)如图2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 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填字母序号)。

A 清除可燃物    B 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3、如图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后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38882307

(1)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2)温度不变时,若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3)40℃时,将30g硫酸钠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杂质氯化钠的硫酸钠,最佳的温度范围是      ℃以下,理由是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有一不纯的白色固体氯化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固体氯化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10g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g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为止。然后取该溶液一半,往其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809430381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后1位):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      
(2)当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A点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放入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拦后并降温至20℃,现象如左图所示,有关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95043127

(1)左上图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填甲或乙)
(2)20℃时14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g;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上图中A中上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B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  上图中B,C,D烧杯里的溶液都可能是饱和溶液

C  从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提纯乙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到20℃,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E  20℃时可用40%乙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某固体可能由 、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实验如下:

图片_x0020_1145305656

试回答:

(1)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式为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取滤液加入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的目的是      

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溶液,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是      

六、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荔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图片_x0020_1877529372

查阅资料: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      (填写编号):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

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 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      ;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      

③装置E的作用是      

(4)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2、小组同学在学完中和反应知识后思考,除了通过酚酞变色说明氧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还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 同学们讨论后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方案一:测定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前后的 pH.

(实验探究)甲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混合后测定此时溶液的 pH=5.

(得出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且该反应中        过量.

(2)(交流讨论)乙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 均匀混合后测定此时溶液的 pH=8. 同学们认为该数据也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      ( 填“同意”或“不同意” ) ,理由是      .

方案二:小林同学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 1 所示。

同学们认为根据该图象也能判断出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 该反应是       ( 填“放热”或“吸热” ) 反应,请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大约        秒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3)(反思质疑)小涛同学通过测定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图片_x0020_46933462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重庆市万州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