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上 13.1分子热运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新型防菌“纳米纸”是由微颗粒(
)制备得到,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也有引力
C . 油分子间斥力使纸面上的油无法汇集成小油珠
D .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2、成都正以新发展理念创建公园城市,让市民可以出门见绿意,抬头望雪山。对下列美好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春天,蒲江品茗春茶暖;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手的内能
B . 夏天,龙泉戏水浸心凉;水比岸边石头凉,说明水的比热容小
C . 秋天,新都赏桂满城香;花香袭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 . 冬天,郫都望雪西岭上;山顶积雪常年不化,积雪的内能为零
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 甲: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B . 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
C . 丙: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 . 丁:把饮料“吸”入口中
4、小红经常帮妈妈做饭,她发现厨房里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在端午节帮妈妈煮粽子过程中,她总结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
B . 煮粽子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C . 用高压锅能更快煮熟粽子,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D . 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5、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 . 余音绕梁
B . 尘土飞扬
C . 桂花飘香
D . 大雪纷飞
6、下列事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
B . 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C . 动车站站台边缘设置“安全警戒线”,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原理
D . 在汤水中放盐,整锅汤都有咸味,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江西寻乌是赣南脐橙的重要产出之地,每年秋天是收获脐橙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脐橙的香味,这是脐橙的香分子在 。在采摘时,工人发现叶片上两颗靠近的水珠很容易汇合成一颗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2、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合 μm。为了抗击新冠肺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如用消毒灯对餐具进行消毒,这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可以消毒:用84消毒液喷洒教室,学生可以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 现象。
3、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笨、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 ,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 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图,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笔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纸上写字,笔运行中笔毫向左弯曲,此时笔毫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选填“向左”或“向右”);书写时能闻到淡淡的“墨香”,是由于墨汁分子在做 。
5、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能放松。我们进入校园在使用酒精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
⑴能闻到酒精味;⑵双手涂抹得越均匀干的越快。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两种现象。
答:⑴ ;⑵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 (填“水”“酒精”)至一半位置,再注入另一种液体直至充满,这样做的目的是 。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 。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方。(选填“上”或“下”)。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温度下 (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3)如图3,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 。
2、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明想知道影响分子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杯子,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明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选填“热水”或“冷水”)杯中的颜色变化的快,得出的结论是: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实验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3)如果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那么,除了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中还要控制物质的 相同。
3、在测量水和酒精混合物的密度的实验中,将22mL水全部倒入盛有20mL酒精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混合液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接着将烧杯中的混合液全部倒入量筒中,体积如图乙所示,然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4g。
(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在天平 (填“左”或“右”)盘中加减砝码;由图甲可知烧杯和混合液的总质量为 g;
(3)该实验测得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为 g/cm3。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我国已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请你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道理。
2、竞竞的爸爸喜欢喝绿茶,川热水泡茶时,茶水很快变浓,茶香扑鼻,而用冷水泡茶则慢慢变浓,请解释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