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桃都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测得常见果汁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柿子pH=8.5   B . 菠萝pH=5.1 C . 苹果pH=4.1  D . 杨梅pH=2.5
2、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


A . 除去CO2中的CO(灼热的CuO) B . 除去O2中的H2O蒸汽(浓硫酸) C .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锌粉) D . 除去Cu粉中的铁粉(稀硫酸)
3、下列各组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用途不一致的是(   )

序号

俗称

化学式

用途

A

生石灰

CaO

做干燥剂

B

干冰

CO2

人工降雨

C

纯碱

NaOH

治疗胃酸过多

D

小苏打

NaHCO3

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

A . A   B . B   C . C   D . D
4、2C + SiO2 Si+2CO↑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将其应用于医药临床,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 该物质是氧化物 C . 该物质的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0:11:40 D .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6、镓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X=31 B . 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D . 镓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7、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一组是(   )
A . H2O、MgO、H2CO3           都属于氧化物 B . H2S、H2SO3、H2SO4           都属于酸 C . NaOH、Ca(OH)2、Fe(OH)2     都属于碱 D . NaCl、Na2CO3、NaHCO3       都属于盐
8、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 蔗糖    B . 氯化钠    C . 氢气    D .
9、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粗盐称量   B . 粗盐溶解 C . 浊液过滤   D . 蒸发结晶
10、如果实验室要制取某种气体,选择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以下选项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
A . 反应条件   B . 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C . 生成物的性质和状态   D . 生成物的颜色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燃烧,发光、放热,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 B . 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C .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 . 电解水时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l:2
12、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燃放烟花 C . 干冰升华   D . 呼吸作用
13、科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关于酸和碱叙述正确的是( )
A .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碱一定能使所有酸碱指示剂变色 B . 酸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酸不一定能使所有酸碱指示剂变色 C . 酸与碱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 . 酸不一定能与所有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碱一定能与所有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1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如图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比较铁、铜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B . 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 C . 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 .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15、现有①NaOH ②MgSO4 ③Ba(NO3)2 ④KCl ⑤Cu(NO3)2五种溶液,不外加试剂,可将其鉴别出来,鉴别出物质的正确顺序是( )
A . ⑤④①②③   B . ⑤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①   D . ①②③④⑤
16、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K+、Cu2+、SO42-、NO3-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为K+:Cu2+:NO3-=2:7:8,设K+为3n个,则SO42-离子数可能为( )个。
A . 2n   B . 4n   C . 6n   D . 8n
1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
A . 氧化铜粉末、稀硫酸   B . 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溶液 C . 碳酸钠粉末、稀盐酸   D . 黄铜 铜锌合金 、稀盐酸
18、相同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将下列物质分别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明显增加的是( )
A . 浓盐酸 B . 烧碱溶液 C . 食盐水 D . 硫酸铜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黄金是一种有黄色金属光泽的贵重金属,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它是财富的象征.在从自然界获得黄金和将黄金作为货币使用的过程中,一些与“金”有关的词语应运而生,如“烈火见真金”“真金不怕火炼”沙里淘金”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烈火见真金”“真金不怕火炼”等词语,说明黄金不具有      性,具有      的化学性质.
(2)“沙里淘金”既说明黄金的      比沙粒      ,又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      ,还说明物质的制取与物质的      有关.
(3)黄金能作为货币使用,是因为它       黄金自古以来还是一种贵重的饰品.由上述分析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写一条即可).
2、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 铜片        B 酚酞试液          C 二氧化碳       D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碳酸钠质量/克

0.53

1.06

2.12

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

66.33

66.86

67.92

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

66.19

66.62

67.42

(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
2、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塑化剂(DMP)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 5.15%,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 33.0%,且每个分子中含有 4 个氧原子。请回答:
(1)塑化剂(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取整数,下同);
(2)一个 DMP 分子中共有      个氢原子。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粗盐除去泥砂后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某同学对粗盐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称取5.0g粗盐,为了使粗盐充分溶解(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量取水所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 (1)
A . 10mL                    B . 20mL                    C . 50mL                D . 100mL
(2)步骤②所加试剂X的化学式为      
(3)步骤④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      
(4)步骤⑤过滤实验,制作过滤器的正确顺序为      

过滤后所得滤渣的化学式为      

(5)步骤⑦蒸发实验除去      (填化学式)得到精盐。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

            ②CaCl2溶液呈中性     

            ③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

(1)(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

            猜想Ⅱ: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 

(2)(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进行实验)

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      

(4)小玲同学也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未发现有气泡产生。据此现象小玲认为NaOH未变质。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_       

(5)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兴趣小组同学结合所给资料分工合作,集思广益,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该样品配制成溶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

      

      

猜想Ⅲ正确

②对①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溶液变红

(6)(反思评价)

①在实验步骤①中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②小玲同学认为在实验步骤①中可以用Ca(OH)2 溶液代替CaCl2证明这一瓶中是否含有NaOH,你认为呢?并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桃都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