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2.3声的利用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击鼓时,看到鼓面上泡沫跳动,跳动的越高,声音音调越高
B . 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调相同,该特性由振动频率决定
C . 丙图演凑者通过手指在笛子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笛声的音色
D . 丁图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下列例子中,说明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
A . 汽车修理师傅听发动机声音判断故障
B . 孕妇做B超检查了解胎儿情况
C . 超声波可用于清洗钟表、眼镜
D . 听到隆隆的雷声,可猜测大雨将至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
B . “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 .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
D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4、如下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里左手不停地改变位置是改变音调
B . 图乙里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 . 图丙里“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 . 图丁里乒乓球被弹开,主要说明乒乓球在振动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
B .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
D . 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7、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 . 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 . 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俗话说“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B .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小孩模仿郭德纲、张杰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击鼓传花电视节目中,台下的观众都听到了鼓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参加游戏的人是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 传到学生的耳中。下课时铃声响起,同学们涌出教室,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3、如图是一新款小度智能屏,它可以和“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接收“主人”指令,播放音乐,播报天气。还具有模仿父母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讲故事哄娃入睡的功能。它和“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是通过 传播的。它能够正确执行“主人”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4、寒假期间,小辰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学习,他通过播放出来的声音就辨别出是王老师在授课,他是根据声音的 去判断的;电脑音箱的音量不能放得太大,否则会使耳膜受损,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5、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 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6、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工作,某学校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少聚集”。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 产生的,且说明声音能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
7、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 声波交流。
8、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活动中,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党史,她的声音是由声带 产生的;同学们了解了党史,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在古代,船在雾中以5m/s的速度匀速驶向山崖,水手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某次水手吹响号角后经4s听到回声,则:
(1)吹号角并通过回声来判断船离山崖的距离,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2)听到回声时,船离山崖有多远?(取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