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4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

A . 6.8g B . 9.6g C . 8.8g D . 4.4g
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 .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 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 . 氧气可以燃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0

16

0

0

反应中质量(g)


m2


1.6

反应后质量(g)

m1

0

15.2

6.4

A . m1的值是4.4    B . m2的值是4 C . 甲和乙是反应物    D . 甲、丁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8
5、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 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C . 氧化汞受热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D . 酒精挥发﹣﹣酒精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6、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 . 长期饮用白开水 B . 食用含碳酸钙的钙片作补钙剂 C . 用甲醛保鲜海产品 D . 食品袋里充入氮气防止食品变质
7、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花青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B . 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 C . 花青素分子由32个原子构成 D . 青少年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预防近视眼
8、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 石油的加热炼制 B . 食物的腐烂 C . 农家肥的腐熟 D . 动植物的呼吸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液体药品 B . 配制溶液 C . 干燥气体 D . 取固体药品
10、如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木炭粉

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B

氮气

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氯化钾

氯酸钾

加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D

氯化钠

泥沙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C . 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D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12、下列离子能在 pH=10 的无色溶液中共存的是(   )
A . Fe3+、Mg2+、Cl-、SO42- B . K+、Na+、SO42-、NO3- C . Na+、NH4+、NO3-、Cl- D . H+、Cl-、K+、NO3-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下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 a、b 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该 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3)性质: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水与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t1℃时,向盛有10mL水的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t1℃时,      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4)关于两支试管中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4)
A . t1℃时,试管A上层清液溶质质量分数<试管B中溶质质量分数 B . 保持温度不变,向试管A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 . 若温度升高到t2℃,两支试管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分蒸发) D . 蒸发一定质量的水,两支试管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碘酒中的溶剂      
(2)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用作干电池电极的非金属单质      
(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4、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图片_x0020_100006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      
(2)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5)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9 年 3 月 11 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石油市场展望报告时表示,未来 5 年亚洲能源需求将依然强劲,中国仍是重要能源消费国。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答一种物质即可);
(2)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气体,使用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07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安装催化转换器虽然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会导致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      ;为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大力植树造林   D发展公共交通

6、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更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由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的面料,使衣眼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其中利用了合成纤维的      (填字母,下同)等优良性能。

A透气性好    B弹性好    C耐磨   D吸水性强

(2)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3)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禁止超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3)
A . 节约资源 B . 保护生态环境 C . 增加超市的利润 D . 倡导重复使用塑料袋
7、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浓硫酸

8、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3)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等。写出磁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含有锌粉 6.5g、铁粉 5.6g、铜粉 3.2g、铝粉 l.8g 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 6g 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A~G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与B的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高炉炼铁,B为红棕色固体氧化物,E中含有两种元素,F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0

(1)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写出F的一种用途:      
(3)B-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C的物质类别是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5)G→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1279552987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比用B装置的突出优点是      
(3)D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

①若用D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可用次氯酸钠固体粉末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可与水反应生成酸。据此你认为实验室制取较多量的氯气时,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D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      (填“a”或“b”)口进。为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应选择      性溶液处理尾气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校化学课堂围绕课本《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片段, 请你参与学习.
(1)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因此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进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某一小组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对此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疑问.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HCl;猜想三:有NaCl和NaOH;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

第二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3)(实验探究)

①第三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②为验证其余猜想,第四组同学分别取该溶液样品按下列方案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往溶液中加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有HCl

方案二

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Cl

(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4)(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      

②小明发现,排除不合理猜想后,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是:      

(5)(交流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71.7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

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4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