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1.1生活中常见的盐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第十一单元1.1生活中常见的盐(共12小题)

1、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  )


A . 蔗糖 B . 食盐 C . 小苏打  D . 食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盐都能食用,故称为食盐 B . 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C . 纯碱是碱,不是盐 D . 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    )。
A . 调味用的食盐 B . 消毒用的高锰酸钾 C . 洗涤用的纯碱 D . 食用的蔗糖
4、某校实验室中四个试剂橱存放的试剂如下表所示。该实验室新购进一批 氯酸钾,应将它存放到( )。

试剂橱

A

B

C

D

试剂

盐酸

硫酸

硝酸

高锰酸钾

硫酸铜

氯化钠

氧化镁

氧化铜

二氧化锰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 氢氧化钠、烧碱、Na2CO3 B . 碳酸钠、小苏打、Na2CO3 C .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D . 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6、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 B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 . 用观察的方法鉴别铁和铜 D .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7、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存放溶液的是广口瓶 B . 溶质的俗名是烧碱 C .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 . 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8、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探究大理石性质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大理石的板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 . 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用作灭火剂 C . 实验室里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D . 大理石雕像不易受酸雨侵蚀
9、下列关于氯化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氯化钠易溶于水 B . 0.9%的氯化钠溶液常用作医疗上的生理盐水 C . 人们每天要消耗氯化钠,因此氯化钠摄人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D . 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10、食盐(氯化钠,NaCl)、味精(谷氨酸钠,C5H8NO4Na)、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 )

这三种物质有很多用途。

(1)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2)这三种物质都有咸味,从化学式分析,是因为它们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
(3)NaNO2的水溶液显碱性,其pH      (填“>”“<”或“=”)7。
11、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低钠盐能预防高血压,碘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碘元素,工业用盐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
(1)氯化钠中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名称)元素。
(2)硫酸镁可以改变钠盐的“口味”,硫酸镁的化学式为      
(3)碘盐中加了碘酸钾(KIO3),则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12、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分泌过多,人会感到胃痛。小军拿来了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该药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

说明书

主要成分:碳酸镁

适应症: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

用法:嚼碎后服用

注意事项:胃溃疡患者慎服

(1)为了验证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将药片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然后      。(填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当小军看到药品说明书上的服用方法后,对此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

究活动。

(2)[提出问题]抗酸药为什么嚼碎后服用?

[作出猜想]他的猜想是      

(3)[设计实验]实验一:将一片完整的药片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

实验二:将      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

 [现象与结论]实验二比实验一反应快,证明小军的猜想正确。

(4)[拓展探究]

①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氧钠等也常用于制作抗酸药。这些物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与胃酸作用:二是      

②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胃酸过多时,不能服用含碳酸盐的抗酸药。其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1.1生活中常见的盐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