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 . 铁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
2、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

A . 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 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 可加入适量的Mg(OH)2 , 充分搅拌后过滤 C . CO32、Na+、NO3、K+四种离子可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3、今年我市部分地区的小麦得了“软骨病”,出现倒伏现象,为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应提前施用的化肥是( )
A . NH4H2PO4    B . CO(NH2)2    C . K2CO3    D . NH4HCO3
4、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建立销售网络    B . 腐熟农家肥    C . 架设电线    D . 清理池塘
5、近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
A . 天然材料 B . 合成材料 C . 金属材料 D . 无机非金属材料
6、“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A . 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 B . 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 . 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D . 植树造林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 . 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 .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做燃料 D .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8、实验室中食盐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瓶中(   )
A . B . C . D .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pH为0的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 B . 酸性溶液一定是酸的水溶液 C . 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 pH=3和pH=4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 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11、有反应: 8A + 3B2 = C2 + 6D(其中A、D是化合物,B2、C2是单质)。若13.6g A与21.3g 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1g D,已知C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14 B . 16 C . 32 D . 35.5
12、下列表中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

物质选项

A

B

C

D

X

Na2SO4

BaCl2

Cu

CaO

Y

NaCl

Ba(NO3)2

CuO

CaCl2

Z

NaNO3

BaCO3

CuSO4

CaCO3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需要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石蕊溶液

B

硫酸钾、硫酸钡、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

C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

D

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B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 C . 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D . 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3、某CaCl2样品中,可能含有KNO3、CuCl2、MgCl2、NaCl和Na2CO3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MgCl2 , 没有NaCl B . 肯定没有CuCl2和Na2CO3 C . 肯定有MgCl2和KNO3 D . 样品可能由CaCl2、NaCl、MgCl2组成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下列几种几种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由图A可知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B图微粒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就变成阳离子;
(3)若D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则x=      
(4)元素E处于第      周期;
(5)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有下列几种物质,请选择合适的标号(①-⑥)填空(不得重复)

①稀盐酸    ②稀硫酸    ③熟石灰    ④硫酸铜    ⑤食盐    ⑥生石灰

(1)少量存在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3)常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      
(4)用来清除铁锈的物质      
(5)医学上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6)农业上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3、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答: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2)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      
(3)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4)海水通常浑浊也含有很多杂质,要使海水成为饮用水,采取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 沉降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5)青少年缺乏某种微量元素      (填元素符号)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智力低下。
4、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t2℃时,配制1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      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      物质;
(4)图二“某一部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      (填序号)。

A  b点→a点        B  c点→a点        C  b点→c点        D  c点→d点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金属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区别是      
(2)铝在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因而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该保护膜的成分是      
(3)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②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④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

(4)某课外小组采集到一批铁矿石标本,经检测后发现该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80%,若用300t该矿石,理论上可冶炼出铁含量为96%的生铁的质量是      
(5)在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可能有锌

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 , 滤渣中一定有银

c、若取少量滤液,加入KCl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

d、若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

(6)将10g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10g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董加亦轩同学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 需称取氯化钠      g。
(3)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量取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序号),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A 10mL

B 25 mL

C 50 mL

D 100 mL

(5)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6)预防冠状病毒,除戴口罩外,必要的消毒是必不可少的。中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配制校园消毒剂,为即将到来的线下开学做好准备。现有500mL96%乙醇溶液,若要配制成75%乙醇溶液,需要加水      g。 (已知: 96%的乙醇溶液密度为0.79 g/mL)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装置有一处不足之处是      
(2)用装置F装满水收集一瓶O2 , 气体应      (填“a”或“b”)处进;
(3)A装置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4)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      

A 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D 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      (填序号);

A A和D

B A和E

C B和E

D A和F

六、推断题(共1小题)

1、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滤渣a的成分是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外还有      ,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      
(3)若现象① “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七、计算题(共2小题)

1、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C6H8N2.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1)每个对苯二胺分子中碳、氢、氮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最简整数比)。
(2)对苯二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0.1%)
(3)216g对苯二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与      g氨气中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2、向32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计算:所加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天津市和平区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