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2、图示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 取用液体 B . 滴加液体 C . 量筒读数 D . 加热液体
3、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食物腐败变质 B . 干冰升华 C . 海水晒盐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医用酒精 B . 石油 C . D . 冰水混合物
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氯化钠 B . 金刚石 C . 氮气 D . 水银
6、下列关于 CH4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 1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 B . 相对分子质量为 16g C . 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D . 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醇汽油的使用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B . 室内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应注意通风 C . 甲状腺肿大是由于体内缺乏钾元素 D . 碳酸钾可与硝酸铵混合使用
8、以下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A .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判断化学式书写是否符合题意 B . 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判断该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 .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判断元素的分类 D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比较所有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 . 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C .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10、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 . 制备FeCl2 溶液:将适量的稀盐酸和 Fe2O3 混合,充分反应 B . 鉴别 NH4NO3 溶液和 NaOH 溶液:取样,分别加入适量水,测量温度变化 C . 分离 CO 和 CO2 气体: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烧碱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D . 除去氯化钡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钾: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

如图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液体,根据猜测回答问题


(1)若这瓶液体是蒸馏水,写出它在实验室的一种用途      

(2)若这瓶液体是双氧水,在其中加入二氧化锰,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这瓶液体是石灰水,用其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是      

2、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而使用的 84 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84 消毒液的溶剂      
(2)请标出 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3、某同学对南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可以用      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2)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      ,搅拌;
(3)在日常生活中,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4、联合国将 2019 年列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锶、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228800539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根据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锶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推测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      (选填“强” 或“弱”)。
5、结合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251409369

(1)甲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乙实验的目的是利用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来验证      
(3)丙实验对比两支试管的现象可知,铁生锈与      有关;
(4)丁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6、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 黑色   B 易溶于水   C 可燃性  D 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加强热,该反应中碳表现出      选填“氧化”或“还原”)性;
(3)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是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7、根据给出的 KNO3和NaCl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0

169.0

246.0

(1)20℃时,10g 水中最多溶解 NaCl      g;
(2)60℃时,将 60g KNO3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20℃时,将等质量的 NaCl 和 KNO3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 50℃时,现象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烧杯中加入的是 NaCl

B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大于 b

C 图乙中a、b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50℃时a、b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铝常温下耐腐蚀的原因是      
(2)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
(3)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 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C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 Fe2+和 Cu2+

D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可能含有 Ag+或 Cu2+

9、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1300973325 图片_x0020_510495948

①称量 5g 粗盐;量取 10mL 水;②溶解:请在上图中选出正确的操作      (选填“A”或“B”);③过滤;④蒸发;⑤计算产率;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919200845

(1)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仪器 A 的名称是      

②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中的 A、C、G、H、M 和      

(2)要制取 8.8g 二氧化碳气体,需要浓度为 7.3%的稀盐酸      g。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无机物甲、乙、丙经一步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已略去。

(1)若反应皆为化合反应,且均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则丙的化学式为      
(2)若反应皆为置换反应,且均在溶液中进行,甲、乙、丙都为金属,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甲”、“乙”、 “丙”表示);
(3)若反应皆为复分解反应,乙为白色难溶物,甲为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碱,甲、乙、丙含相同的金属元素,则写出丙→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消毒剂。工业制备高铁酸钾的反应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374450724

(1)①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是      
(2)写出②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要除去固体B中的杂质,可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为探究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 1: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 2: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振荡,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实验 3: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振荡

(1)实验 1 中的方程式      
(2)实验 2 中能说明氢氧化钡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      ,为证明实验中所加盐酸过 量,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

A Na2SO4  B Zn  C Cu   D CaCO3   E NaOH   F AgNO3

(3)实验 3 的反应结束后,对所得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NaOH,为确定滤液可能存在的物质,只要向滤液中加入一种试剂即可,该试剂为      
(4)将实验 123 三组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静止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溶液,取少量红色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为确定红色溶液中的成分,需补充的实验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