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卷 12 热学实验探究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实验探究题(共39小题)

1、小明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和图乙两套实验装置器材的组装顺序都是由下至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酒精灯用      
(2)小明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海波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海波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完整展示了探究实验要经历的七个探究要素。请把下列五个探究要素按照探究实验过程的顺序正确排序______( 只填字母); (3)
A . 设计实验 B . 猜想与假设 C . 评估 D . 分析与论证 E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如图乙,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中,中心有孔的纸板,除了有固定温度计的作用,还有      的作用,从而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5)如图丙,小明完成实验后,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图中      (选填 “AB”、 “BC” 或“CD”)段图象是错误的,原因是      
2、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3)小蕊用质量为 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像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      。(选填“b”“c”或“d”)
3、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说明液态酒精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
(3)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 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标准大气压;
(4)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 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      
(5)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同学们准备了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导线。还有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烧瓶,其中分别装有电阻 和相同的温度计,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

(1)小明利用这套装置比较甲、乙两瓶中液体的比热容,为了使两种液体在一定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他设计电路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的阻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中保持液体质量相同。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甲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 ,乙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 ,则      (选填“甲”或“乙”)瓶中液体的比热容较小;
(2)小丽利用这套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大小是否有关,她设计电路时应使 阻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除控制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外,还应控制液体的种类和      相同。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2)由图像a可知,当地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由图像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4)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并绘制的图像应为图丙中的      (选填“b”或“c”)。
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实验器材的合理安装顺序是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7、如图甲所示,用100g初温为90℃的水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J;[c=4.2×103J/(kg·℃)]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继续”或“停止”,下同)加热,      记录温度计示数。分析数据,完成实验。
8、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图甲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此时应适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进行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3)图乙、丙是朵朵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分析该图除可知水的沸点外,还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9、如图甲是小鹏探究“水和油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油,相同时间两试管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油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
(2)沸腾前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增加了液体的内能。
(3)实验过程中两个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此时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4)若试管中油的质量为水质量的2倍,由图象可知:       
10、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      所示;
(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是因为______(选填序号)。 (4)
A . 实验操作错误造成的 B . 实验误差引起的 C . 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1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2)图中C点物体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图中B点物体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D点物体的内能;
(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      。(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1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加热质量不同的水。如图甲乙所示。通过实验,该小组绘制了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A、B图线如图丙所示。

(1)由实验可知,该实验室所在地点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要持续吸热,但温度      
(3)分析甲乙两个装置烧杯中水的多少可知,图丙中      (选填“A”或“B”)图线反映的是甲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果。
13、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则。
(2)请根据下方表格数据在乙图坐标纸中用描点法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

0

2

4

6

8

10

12

温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3)图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4)结合图表可知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5)实验中发现液体升温较慢,若需要缩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1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等质量的水,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下表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      (选填“水银”或“酒精”)制作的温度计;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形如图丙所示,可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      (选填“前”或“后”)的现象;
(4)图丁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图象还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15、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图-1,将两个表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甚至无法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块的分子间存在      

(2)如图-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3)如图-3,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实像。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再次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烛焰在屏上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16、图是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放入两个      的容器里,用两盏同样的酒精灯对它们进行加热,升高      温度时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来衡量谁吸热能力更强;
(2)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便于比较”或“控制变量”);
(3)在对水和煤油加热的方式上,有酒精灯和电加热器两种热源可供选择,选用      更容易控制让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4)如果甲、乙两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甲组对水进行加热和记录,乙组对煤油进行加热和记录。他们加热的水和煤油的初温、末温、质量、电加热器的功率和加热时间等都不相同。若温度差用 表示、质量用m表示、电加热器的功率用P表示、加热时间用t表示,忽略热损失,则吸收的热量为 。此时要衡量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更强,他们应该用      (用已给物理量写出表达式)分别进行计算,得到的      水和煤油、温度升高      吸收的热量,就可以进行比较了。
1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

(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40mL的水,为了使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      mL的煤油;
(2)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乙中,若图线②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      (填序号)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加热过程中,煤油的热值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同时停止加热,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
18、去年暑假小明在爸妈的陪同下去邵水河畔玩要。他发现赤脚踩在水里清凉舒服,回到岸上踩在沙子上却很烫,对此很好奇,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和沙子谁的吸热本领大”。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m/g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s

沙子

50

20

120

50

20

200

(1)此实验中把沙子或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为      (“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说明      (选填“水”或“沙子”)的吸热本领大;
(3)粗心的小明实验完成后忘记熄灭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请读出此时水的温度是      ℃;
(4)由(3)小题可知当地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19、“水与食用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小红在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猜想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的吸热本领大,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取两个相同的试管,分别装入      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2)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正确地插入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内,并将实验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甲所示。打开加热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实验过程中,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      ℃;

(3)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在相同时间内      的温度变化大,可得出      的吸热本领大。
20、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是固体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内中BC段物体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比较图内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加热过程中可认为被加热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21、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
(1)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      (选填“A”或“B”)固定夹的位置。

(2)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由表格乙中的数据可知,本实验应选用      制作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3)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是因为      
(5)图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两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5)
A . 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 B . 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22、图甲是小丽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不需要估读);
(2)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丽应按照      的顺序进行(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3)她将冰熔化的过程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数据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在 时刻的内能       时刻的内能; 段加热时间是 段加热时间的2倍,则冰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当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      沸腾(选填“能”或“不能”)。
2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示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物体在B点时刻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点时刻的内能;
(4)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DE段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E段的比热容;
(5)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      (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24、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乙图知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为继续加热温度       ,该物质的熔点为       ℃;
(3)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实验完毕后,小组同学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想要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这是因为       
2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为      ℃。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像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      
(3)第22min时B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12min到第16min,蜂蜡的内能      (填“增加”或“不变”)。
26、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此时的大气压强      标准大气压强;

已知水的质量为0.1kg,从A到B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若低压加热器阻值为56Ω,加热器工作时的电流为      A。(设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不计热量损失,c=4.2×103J(kg·℃))

27、物理研学小组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实验,当水温超过8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温度T/℃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      (写出一条即可);
(2)根据把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3)实验计时的第9min,烧杯里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情景应为图      所示。
28、某兴趣小组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提出问题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温度不一样呢?

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或量筒)和      

②本实验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法和转换法;

(2)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其中存在错误的是(____)

(2)
A . 在两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 . 用温度计测量这两种液体的初温,发现温度计示数相同 C . 把两个试管同时放入同一烧杯中加热(如图所示),且加热相同的时间 D . 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的末温,发现两温度计的示数不相同
(3)数据分析

改正错误后,下图是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这两种液体真实情况的图象是(____)

(3)
A . B . C . D .
(4)拓展应用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煤油的沸点分别为100℃、90℃。如图所示,如果烧杯中的水已沸腾,则两试管中液体的沸腾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

(4)
A . 水、煤油都沸腾 B . 水、煤油都不沸腾 C . 水沸腾,煤油不沸腾 D . 水不沸腾,煤油沸腾
2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说明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      

(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现象。
(3)某小组实验中发现给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      
30、利用图甲中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情况。

(1)设计实验时,需要对变量进行控制,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分别接入相同的电阻丝,装入      (选填“质量”或“体积”)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插入温度计。实验中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对应的图线是      (选填“A”或“B”),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31、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盐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2中温度计示数为       ℃;
(2)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效据,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盐冰的熔点为       ℃;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时烧杯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由实验可知,盐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2、关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装置应选用下图中的      

                      

(2)冰块要用      (选填“较大的冰块”、“碎小的冰块”或“大冰块和碎小的冰块都可以”);
(3)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t1~t2这段时间里,实验物质的状态是      

33、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试管内物质受热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在a点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点的内能;
(3)由图乙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4、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的装置,使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A液体的温度/℃

10

14

18

22

26

30

B液体的温度/℃

10

18

34

42

50

(1)如图乙所示为B液体在第2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其示数为       ℃;
(2)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来比较;
(3)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如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选填“A”或“B”)升高的温度较高;
(4)冬天,小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介质,选择       (选填“A”或“B”)为介质保暖时间会更长。
35、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中应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使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中通过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液体的吸热能力强(选填“甲”或“乙”)。如果要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做为冷却剂,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液体较为合理。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3)图丙中①是乙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果将初温相同的乙物质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考虑热损失,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再绘制出一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为图中的第      条(填”①”“②”或“③”)
36、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液体

酒精

水银

凝固点

-117 ℃

-39 ℃

沸点

78 ℃

357 ℃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是      ℃。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水佛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      
(3)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______) (3)
A . a图线 B . b图线 C . c图线 D . d图线
(4)结合图表丁,分析本实验中应选用      液体温度计。
37、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某时刻海波的温度如图甲所示为      ℃;
(2)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第3min时,海波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38、小丽同学在进行“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装置的安装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为了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      (写一种即可);
(3)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如果按方法“A”读数,会导致结果      
(4)小丽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烧杯内水的质量为0.1kg,则 水吸收的热量为      J。
39、某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1)图甲是这名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      ℃。

(3)实验中用      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
(4)某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像可知      吸热能力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则煤油的比热容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卷 12 热学实验探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