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全真模拟试卷三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 B . NaNO3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C . 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大 D .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大
2、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    )
A . 菠萝pH=4.1 B . 木瓜pH=5.5 C . 草莓pH=3.2 D . 柠檬pH=2.3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B . 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中的少量CO2 C . 将固体粉末加水溶解、过滤,除去CaO中的CaCO3 D . 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线与羊毛线
4、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 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 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 . 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5、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知错误的是(   )
A . 守恒观:6gC和16gO2 充分反应后,一定生成22gCO2 B . 元素观:H2O是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 . 变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D . 微粒观: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
6、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2

A . 甲处发生的是化合反应,乙处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B . 甲处现象是黑色粉末减少,乙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C . 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 D .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7、下列民间制作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佛山剪纸 B . 连州甜酒 C . 潮州木雕 D . 信宜竹编
8、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二氧化氯(ClO2)进行消毒。它一种高效消毒剂。用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 H2O B . HClO3 C . HClO D . NaOH
9、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B . 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D . 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
10、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B . 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D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11、在以下的“四连环”图中,每环代表一种物质,相连环间所代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应,下表的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B

C

D

HCl

NaOH

CO

HCl

Mg

HNO3

HCl

H2SO4

Fe2O3

CaCO3

Fe2O3

NaOH

Cu

HCl

O2

Na2CO3

A . A B . B C . C D . D
12、丰富的化学知识能帮你识别伪劣商品,下列打假“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假商品

替代产品

鉴别方法

A

假戒指

用铝制作戒指代替银戒指

用盐酸浸泡观察是否有气泡

B

假钡餐

用BaCO3代替BaSO4做钡餐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C

假尿素

用氯化铵代替尿素

与氢氧化钠混合研磨闻气味

D

假羊毛衫

用合成纤维代替羊毛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13、草地贪夜蛾虫严重威胁玉米产量,农药甲维盐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已知甲维盐的化学式为C56H81NO15 , 下列有关甲维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维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7g B . 甲维盐由56个碳原子、8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5个氧原子构成 C . 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5 D . 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取用粉末状固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加热液体 D . 量取48mL水
15、分类法是认识物质世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 . 金属材料:生铁、不锈钢、玻璃钢 B . 可加热的容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 . 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 . 可回收物:旧报纸、旧纸箱、易拉罐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
(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图片_x0020_759756595

(2)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      
(3)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      (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      
(4)写出金属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2、我国的材料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1)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铟是银白色并略带淡蓝色的金属,质地非常软,金属铟主要用于制造低熔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电光源等的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镓可以和铟合成液态金属,形成一种固溶合金,有望用于帮助修复人类切断的神经,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粉末状的铟可与水加热缓慢的作用,生成一种碱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铟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之一是低温扩张法,把石墨粉、钠、液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装置中进行剥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再放入烘箱内烘干即得石墨烯。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越大,质量越好。科学家测定了烘干温度对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的影响如图1所示。

石墨烯具有强度高、透光率高、导电性强、韧性好的特点,是构成其它新型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如图2所示。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固体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

随着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发,石墨烯必将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墨烯由      (填“原子”或“分子”)构成;

②“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③由图1可知:制备石墨烯时最佳的烘千温度约为      ℃;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自然界中不存在石墨烯

B.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导电性

C.碳纳米管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全碳气凝胶”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甲、乙、丙三位同学对“铜树”和“银树”的形成感到好奇,他们决定对这两树进行探究:
(1)甲同学先对铝线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      ;然后插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放置试管架上进行观察,几分钟后发现铝线上有红色物质出现,化学方程式是      
(2)乙同学将铜线直接插入硝酸银溶液中,也放在试管架上观察,几小时后发现铜线上有银白色长须出现。

第二天后,两支试管均出现了奇观,他们好开心地见证铜树和银树的形成。

丙同学提出新的问题:将两试管中的混合物倒在-起后,其中的成分又是什么呢?接着又进一步探究:

①将铝线与铜线分别取出后过滤,得到含有红色物质的滤渣和滤液,其中滤渣中含有      

②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

[猜想]甲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硝酸铝,理由是      

(3)乙同学认为还有硝酸铜;丙同学认为还有硝酸银。

[设计实验]设计如 下实验方案,以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滤液适量,插入一根新铜线一段时间。

无现象

证明      同学猜想不正确。

②另取一试管盛滤液,放入锌片一段时间。

锌片上出现       。

证明一定含有硝酸铜,化学方程式       。

(4)[表达与交流]通过上述探究,得出滤液中含有      
2、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要用上图仪器组装成制气装置:用H2O2和MnO2制O2应选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F裝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通入CO前一定要检验CO的       。b处的现象为      ;写出要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CO2 , 仪器②中应装的溶液的溶质化学式是      
(3)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CO2 , 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红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回答下列问题。
(1)从硝酸钾、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的混合物中得到硝酸钾的流程如下: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①结合图表分析,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②操作a的名称是      

③滤液2的溶质是      

(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D都是金属,且A的颜色呈紫红色,D为银白色贵重金属,在常温下通过右图所示转化可获取硝酸钾。回答下列问题。

①B物质是      

②反应i能发生的原因是      

③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④若只用一步操作实现反应ii,能否加入氯化钾?      (填“能” 或“不能”)。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农业的高产丰收离不开化肥的合理施用。如图标签为某品牌化肥的商标,为测定该化肥中(NH42SO4的含量,小红称取5.0g该化肥放入烧杯中,加水主要成分:(NH42SO4完全溶解,再将200gBa(OH)2溶液分4次加入其中(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滴入Ba(OH)2溶液质量/g

50

50

50

50

生成沉淀质量/g

2.33

4.66

m

6.99

已知:(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1)表中m的值为      
(2)计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化肥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3)若用5.0g该化肥固体粉末与足量Ba(OH)2固体粉末充分研磨,请在如图中画出产生气体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全真模拟试卷三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