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悬挂在细线下的三个带电情况不明的通电小球A、B、C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关于C球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球C一定不带电 B . 小球C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C . 小球C一定带与小球A不同的电荷 D . 小球C一定带电,但无法确定带哪种电荷
2、对如图所示的几个电学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如图甲,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和丝绸都带上正电 B . 如图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轻质小球时的情况,说明该小球带正电 C . 如图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 . 如图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塑料吸管一端,相互吸引,说明吸管一定带正电
3、如右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

A . M一定带负电 B . M一定带正电 C . 摩擦时,L失去电子 D . 摩擦时,L得到电子
4、卡卡寒假刷抖音看到了神奇的“静电章鱼”,用丝绸分别摩擦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将塑料袋放在PVC管上方,丝状塑料袋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带电是因为摩擦创造了电荷 B . 丝绸和PVC管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 C . 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 . 丝状塑料袋和PVC管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5、实验发现,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根塑料棒时两者相互排斥,则塑料棒(  )
A . 带负电 B . 带正电 C . 不带电 D . 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6、摩擦起电的过程是(   )
A . 转移正电荷的过程 B . 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C . 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时转移的过程 D . 创造电荷的过程
7、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 . 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 . 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 . 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8、下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 磁铁吸引铁钉 B . 压紧的铅柱互相吸引 C . 梳过头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 D . 电磁铁吸引曲别针
9、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带电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吸引,则小球(   )
A . 带负电 B . 带正电 C . 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D . 无法判断
10、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可以吸引纸屑,此过程中(   )
A . 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 . 吸管和纸巾带同种电荷 C . 正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D . 负电荷在吸管和纸巾间转移
11、四个轻小物体,甲乙带正电,丙带负电,丁不带电,下图中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有甲、乙、两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 . 乙球一定不带电,两球可能带负电 C .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 .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13、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 . 物件一定带负电 B . 物件一定不带电 C . 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 . 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14、两根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靠近时相互排斥,该现象说明(  )
A . 摩擦创造了电荷 B . 两吸管带有同种电荷 C .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D . 两吸管带有异种电荷
15、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 . 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 C .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 D .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16、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 . 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 . 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 . 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17、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

A . 甲带正电 B . 乙带正电 C . 乙不带电 D . 丙带负电
18、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置于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另一端。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导体乙的a、b两端都不带电 B . 导体乙的a、b两端都带正电 C . 导体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D . 导体乙的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同时丝绸带上了      (选填“正”或“负”)电。
2、如图,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

图片_x0020_100010

3、如图所示,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      ,用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发现两片金属箔会张开,其原因是带上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排斥开的,如果带电体的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      

图片_x0020_100015

4、“静电除尘”是利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吸附浮尘,这是因为带电物体能够      (选填“吸引”或“排斥”)轻小的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排斥,则该小球带      (选填“正”或“负”)电。
5、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将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用这个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另一个自由悬挂的玻璃棒如图所示,彼此排斥,说明悬挂的玻璃棒带      (填“正”或“负”)电。

6、如图,用丝线悬挂的两个轻质小球甲和乙,已知甲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则乙球的带电情况为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带电这种现象的本质是      (选填“质子”、“电子”、“中子”)发生转移。

7、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引,其原因是      ;纸屑与玻璃棒接触后又立即被弹开,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8、已知甲、乙、丙是三个轻质小球,甲乙相互靠近,乙丙相互排斥,已知丙带负电,则甲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带电,乙带      (选填“正”或“负”)电。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我们使用“电子灭蚊拍”靠近蚊子时就能将其吸引,这是为什么?
2、善于观察的小华发现:穿羽绒服很轻,但在天气干燥时有些羽绒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而变脏,请用物理知识解释羽绒服轻及容易吸附灰尘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从而      。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      (选填“得到”、“失去”或“创造”)了电子。
(2)根据你的分析,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毛皮      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实验证明自然界存在      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为      电荷。
2、如图是“探究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6

(1)实验前,为了使现象更明显,老师一般会先将器材烘一烘,这说明干燥的环境更      (选填“容易”或“难”)产生静电现象。
(2)实验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相互排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是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
3、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 (1)
A . 失去了一些质子 B . 得到了一些电子 C . 失去了一些电子 D . 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      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4)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
4、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结构如图所示,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金属箔片会张开。请用金属小球所学物理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图片_x0020_100010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      (得到/失去)电子而金属片带上正电荷。
(2)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箔片帯上了      (正/负)电荷,因      而张开。
(3)本实验还可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      (填物理属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