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氢氧化钠
D . 氯化钠
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 . 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 . 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 . 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3、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 肥皂9.5~10.5
B . 厕所清洁剂1.2~2.0
C . 炉具清洁剂12.0~13.0
D . 牙膏8.2~8.9
4、航母“山东舰”作为首艘国产航母,其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因此也更容易锈蚀
B . 钢的含碳量比生铁高,所以应用更广泛
C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非常高
D .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5、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 . 黄金首饰
B . 铝蒸锅
C . 铜导线
D . 金属乐器




6、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 青铜
B . 铝
C . 不锈钢
D . 生铁
7、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汽油
B . 蔗糖
C . 冰块
D . 泥土
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的pH
B .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C . 稀释浓硫酸
D . 移取灼热的蒸发皿




9、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生石灰Ca(OH)2
B . 熟石灰CaO
C . 食盐NaOH
D . 纯碱Na2CO3
10、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 )
A . 熟石灰
B . 白醋
C . 橘子汁
D . 食盐
11、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 )
A . 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
B . 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
C . 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
D . 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
12、科学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尿素CO(NH2)2
B . 硝酸铵NH4NO3
C . 硫酸钾K2SO4
D . 硝酸钾KNO3
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 .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 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 .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4、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 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 .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C . 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 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
15、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氧化钙:干燥剂
B .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 . 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D . 氯化钠: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
16、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铜丝表面生长出如图所示的白色“树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白色“树枝”的主要成分是银
B . 溶液变为蓝色,表明Cu转变为Cu2+
C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 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17、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 . CO2
B . 碳酸钠溶液
C . 铁粉
D . 紫色石蕊试液
18、如图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C . 反应前后数量没有变化的粒子是Na+、Cl-和H2O
D .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后变红,则CO2是酸
B . 碱性溶液的pH大于7,若测得某溶液的pH=9,则该溶液一定是某种碱的溶液
C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0、如图所示实验,要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不可能是( )
A . 锌和稀硫酸
B . 石灰石和稀盐酸
C . 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D . 硝酸铵和水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 。
(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4)A固体中含有少量的物质B,可用 方法提纯物质A(A与B溶于水时不发生化学反应)。
(5)在t3℃时,将A、B、C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请分析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实验中能证明铁钉生锈需要水的实验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实验①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写出一种措施即可)。
(2)图乙实验为了证明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其中 实验没有必要进行。写出实验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图丙为粗盐提纯实验中的两步操作,如果做完实验⑦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在实验⑧中,当观察到 时,再停止加热。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2)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填“左”或“右”)。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 (填写“50mL”或“100mL”)。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对所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
4、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
(1)实验Ⅰ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2)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 。
(3)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写出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主要原因是 。
三、流程题(共1小题)
1、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主要成分分别为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溶液,E俗称烧碱。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
(2)C物质的类别是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写出物质D与E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为了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操作)
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过量,CO2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为 ,锥形瓶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时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废液处理)
将反应后锥形瓶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B中,然后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混合后,烧杯内的液体为 色。
(4)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请写出该烧杯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5)最后烧杯内的无色溶液能否直接排放,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6)(反思交流)
碱溶液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碱溶液应该 保存。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实验室有一瓶放置多年的浓盐酸(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它实际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员将2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放于烧杯中,利用pH测定仪逐滴滴入该盐酸,并绘制出了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图。
(1)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 g。
(2)请你计算该浓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