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章第1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 .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 . 可以利用反应2Cu+O2
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D .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硫粉
B . 红磷
C . 蜡烛
D . 铁丝
3、空气的成分中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4、在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 熄灭蜡烛时会冒出一股白雾
6、生活在小河中的鱼儿能够呼吸,主要是由于河水中含有( )
A . 氧元素
B . 氧分子
C . 水分子
D . 氧原子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工业上用 的方法制氧气,在低温加压的情况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根据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这一变化属于 变化;制取氧气后剩下的气体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应用环保烟花,减少了硫粉和金属粉末的使用,保护了环境。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铁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文字表达式为 ,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1)
A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 . 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
D . 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 ,图甲中若没有弹簧夹的后果是 。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以简化为消耗空气中氧铁生锈,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 。“暖宝宝”中的食盐可看成是铁生锈的催化剂。因此在生锈前后食盐的质量和 都不改变,加快了生锈的速度。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下图是探究氧气的性质的几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将木炭由上至下 (选填“迅速”或“级慢")伸入集气瓶,以充分利用氧气;
(2)实验二: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
(3)实验三: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2、根据现象判断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将其名称写在横线上。
(1)薯片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后变的不脆了 。
(2)食物腐烂了 。
3、实验室中常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特点,但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工业生产则需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能否大量生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下图为工业制取氧气的部分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蒸发即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 。此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用辩证的观点看,氧气既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请各写出一点:有利的一面 ,有害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