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 馒头 B . 花生油 C . 猕猴桃 D . 鱼肉
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量取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取用液体 D . 过滤液体
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 . 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最大 C . C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电光源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
A . 2Zn——2个锌原子 B . ——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 Fe2+——亚铁离子 D .  用符号表示为:S
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则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盐一定是铵盐 C .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B . 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别蒸馏水与氯化钾溶液 C . 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D . 用氯化铜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钙
7、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适量的水 B . ②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钠溶液 C . ③向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 D . ④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反应
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B . 用干冰做制冷剂 C . 风力发电 D . 天然气爆炸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功在千秋。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C . 高大建筑物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 . 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 . 电水壶用两脚插头 C . 用钢丝球擦洗铝制炊具 D . 在高原地区使用高压锅烧水
11、用微粒观点对下列事例解释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结构不同 B .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有引力 C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 . 饭菜加热后香味更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为它有吸水性 B . 道尔顿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 . 验钞机利用了红外线 D . 安培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碳、铁、氧属于人体的常量元素 B . 氯化钠、氯酸钾硫酸铜都属于盐 C . 冰、玻璃、石蜡都是晶体 D . 盐水、大地、陶瓷都是导体
14、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①③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B . 乙: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 C . 丙:试管中水面上升,说明细铁丝生锈消耗了氧气 D . 丁: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液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壁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核反应堆利用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提供能源,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站相比,核能发电没有      气体排放,有效地缓解了温室效应。
2、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      可粗略测定某白醋的酸碱度。
(2)生活中常用汽油洗涤机器零件表面的油污,因为汽油能      油污。
(3)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氨纶20%、毛80%”,氨纶属于      纤维(选填“合成”或“天然”)。
(4)揉搓冷敷袋,水袋破裂,盐溶解吸热。这种盐是      (选题“氯化钠”“碳酸钙”或“硝酸铵”)。
(5)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      
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甲为电解水实验生成的气体a是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实验现象是      
(3)丙图中仪器c的名称为      。丙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      (填“是”或“否”)。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接触,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

(1)写出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      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3)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      
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2)E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它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看到妈妈制作馒头时,在面粉中会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馒头疏松多孔。于是他将这种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问题一)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①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作发面食品。

②碳酸钠很稳定。

③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固体纯净物。

(作出猜想)

猜想Ⅰ: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猜想Ⅱ:白色粉末是碳酸氢钠。

(1)(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方案:如图1,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猜想Ⅱ正确。

乙组方案:用如图2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

质量/g

碳酸钠

a

V1

碳酸氢钠

a

V2

白色粉末

m

V3

表中m=      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猜想Ⅱ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2)(问题二)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后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完全分解后固体产物是      (填化学式);

猜想Ⅱ:完全分解后固体产物是Na2CO3

(3)(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猜想Ⅰ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滴加氯化钡溶液

      

猜想Ⅱ正确

(4)(分析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不合理,理由是      
(5)(得出结论)通过上述探究,猜想Ⅱ正确。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掌握和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利于我们认识化学反应过程,更有助于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铁屑和稀硫酸进行如下实验。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铁屑中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中水蒸气的挥发忽略不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