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 C . 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D .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2、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不考虑溶解时的热量变化),边加边搅拌。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有关固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B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 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D . 20℃时,30克硝酸钾能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克
4、一定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固体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图像甲、乙和丙,则其中图像丙中(y和x)反映的情况是(   )

A . 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 . 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 . 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5、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减少溶剂.(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⑥
6、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
A .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 .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 .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 .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 .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 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 . 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8、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时,将等质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   )

A . B . C . D .
9、如图将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可以是(   )

①镁和稀盐酸

②硝酸铵固体和水

③氯化钠固体和水

④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0、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点表示在t℃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 B . 35℃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70g C . t℃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时仍是饱和溶液 D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室温下,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实验,其中①试管和②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同学们又补充了③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2、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       
(3)如果加入KNO3晶体,弹簧秤读数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与      (填“a”、“b”或“c”)相似
(2)若使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      
(3)请选择: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A . a>b>c B . b>a=c C . b>a>c
(4)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填“a”、“b”或“无法确定”)
(5)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方法是      
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时,溶解度由大到小是      
(2)P点表示      
(3)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4)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5)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      的方法提纯b。
(6)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7)将t℃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由大到小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8)
A . P点可以表示在20℃时,a、c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 . P点可以表示20℃时b的不饱和溶液 C . c物质有可能是气体 D . 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b
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 (1)
A . 酸奶 B . 玉米糊 C . 冰水 D . 可乐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水的体积为      mL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填﹥、﹦、﹤)。

②t2℃时,将50g的甲物质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g。

③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填甲、乙)

④若将甲从甲、乙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通常采用      的方法。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小明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②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③要使乙物质析出晶体,可采取      的方法。

④将90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析出甲物质的质量为      克。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5、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B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D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B,C,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b、c、d,则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4)保持温度不变,将C中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有少量固体析出。在这一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填序号)。

①溶剂的质量②溶质的质量③溶质的质量分数

6、走进晒盐厂
(1)用海水晒盐:从海水中提取获得食盐氯化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2)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①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图中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③30℃时,将50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继续加热至60℃,下列各量一定变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