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2、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A . 烧杯    B . 试管    C . 量筒    D . 燃烧匙
3、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木炭 B . 镁条 C . 蜡烛 D . 铁丝
4、将CO2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 . B . 稀硫酸 C . 食盐水 D . 澄清石灰水
5、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   )
A . KCl B . K2CO3 C . NH4Cl D . Ca3(PO42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2 B . CaO C . H2SO4 D . KMnO4
7、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 . Ca(OH)2 B . H2CO3 C . H2O2 D . H2
8、下列物质能除铁锈的是(   )
A . 盐酸 B . 植物油 C . NaOH溶液 D . 食盐水
9、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试管1中得到H2 B . 水由H2、O2构成 C . 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 .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10、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
A . B . C . D .
11、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

A . 禁止吸烟 B . 禁止燃放鞭炮 C . 禁止带火种 D . 禁止堆放易燃物
12、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难溶于水 B . 无色气体 C . 能燃烧 D . 熔点低
13、下表列出了某果仁的营养分,其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

项目

每100g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13.2g

70.1g

13.0g

216mg

A . 蛋白质 B . 糖类 C . 油脂 D . 无机盐
14、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 柠檬汁(2-3) B . 酱油(4-5) C . 西瓜汁(5-6) D . 洗发水(8-9)
15、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 . NaCl B . NaOH C . HCl D . CH4
16、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

A .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 .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 .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 . 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17、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100s时O2的含量

干燥剂

21%

10滴水

15%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 . 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B . 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 . 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 . 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二、选择题组(共3小题)

1、我国冶炼金属的历史悠久、回答问题。

(1)远古时期火法炼铜的原料是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组成Cu2(OH)2CO3的元素种类为(   ) (1)
A . 3种 B . 4种 C . 5种 D . 6种
(2)冶炼铁以炭和铁矿石为原料,反应之一为 ,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 (2)
A . 铁元素 B . 碳元素 C . 氧元素 D . 铁元素和碳元素
(3)冶炼钛(Ti)的反应之一为 ,该反应属于(   ) (3)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2、制作景泰蓝的釉料中常含钴元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回答问题。

(1)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1)
A . 原子序数是27 B .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元素符号是Co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2)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2)
A . 27 B . 32 C . 59 D . 86
3、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问题。

序号

MgCl2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

(1)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   ) (1)
A . B . C . D .
(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2)
A . 23% B . 30% C . 35% D . 43%
(3)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3)
A . B . C . D .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NaHCO3的用途之一是      

B  NaHCO3的俗名是      

2、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填序号)。 (2)
A . 天然气 B . 氢气 C . 肼(N2H4
(3)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H2O2溶液常用作的消毒剂。
(1)H2O2溶液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H2O2不稳定,易分解。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3%的H2O2溶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结果如下:

金属种类

不锈钢片

铝片

铜片

腐蚀速度(mg/h)

0.001

0.010

0.404

下列金属制品用该溶液浸泡消毒时,最易被腐蚀的是______(填序号)。

(3)
A . 不锈钢锅 B . 铝盆 C . 铜火锅
4、高纯CO可用于半导体领域某些芯片的刻蚀,利用甲酸(HCOOH)制取高纯CO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甲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反应塔中甲酸分解的微现示意图如下,在方框中补全另一种产物的微粒图示      

(3)反应塔中发生副反应产生微量CO2。洗涤器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中和未反应的甲酸蒸气,并除去CO2 , 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下图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研究铁的性质。

(1)实验1,观察到蜡片熔化,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2)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7、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      (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用下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      

四、综合题(共5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液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1。

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KNO3共熔后产生CO2 , 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

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目前,我国已形成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应用等产业链,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城分布如图2。

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三种碳气凝胶样品,比较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他们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对混合气体中CO2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图3。图中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城越来越广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属于______(填序号)。 (1)
A . 无定形碳 B . 过渡态碳 C . 晶形碳
(2)石墨与KNO3共熔,能发生如下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由图2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石墨是一种含铅的物质      

②碳材料其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5)对比图3中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真空热还原法生产钙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2)Ⅱ中反应有两种产物,固体X一定含有氧元素和铝元素,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      
(3)Ⅲ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加热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收集O2的装置是      (填序号)。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O2
4、用如图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3)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5、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小组同学利用1.5%的肥皂水比较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1)Ⅰ、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CaCl2和MnO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问硬度的硬水。

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混合溶液用量/滴

0

0

0

1

x

1

2

2

2

肥皂水用量/滴

5

10

20

5

10

20

5

10

20

产生泡沫量

很多

(解释与结论)

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      

(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应为      
(3)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      
(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5)Ⅱ、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

(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实验操作

水样

肥皂水用量/滴

市售纯净水

2

煮沸后的自来水

6

自来水

9

湖水

14

(解释与结论)

硬度最大的水样是      

(6)由上述实验可知,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      
(7)继续实验,发现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来水的硬度,其实验方案为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金属的冶炼技术。在锌的冶炼方法中,主要反应之一为 。若制得65kgZn,计算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