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将间隔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入试管内,然后用浸有浓氨水的棉花堵住试管口(如下图),观察一会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纸条无明显变化 B . 整条滤纸同时变为红色 C . 棉花团逐渐变成红色 D . 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纯净物 B . 含氢、氧两种元素 C . 所含氢分子不运动 D . 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3、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 . 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 . 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 . 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 . A   B . C . C   D . D
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墙里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 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 C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6、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A . 品红扩散 B . 柳絮飞扬 C . 美酒飘香 D . 食醋挥发
7、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丁香花开,香满冰城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加压后,分子变小

D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A . A   B . B   C . C   D . D
8、“端午时节,粽香飘入千家万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是因为(   )
A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间有间隔 C .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 分子不带电
9、下列关于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B . 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不同 C .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 . 气体和液体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上瓶装的是无色空气,下瓶装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抽出玻璃片后,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现象,如果时间稍长,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图片_x0020_1194028350

2、空气是氮气、氧气等组成的      (填物质类别),在平原地区的密闭的方便面塑料袋到高原地区就会鼓起,原因是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      
(2)加压时,3000L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20L的钢瓶中      
2、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博物馆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N2的圆桶中,使用N2的原因是      
(2)从微观角度解释,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是      
3、用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

(1)同时挤出实验A、B中的浓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温度越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