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2 简单机械之滑轮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的货物提到9m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N,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A . 1400J   80% B . 1800J   80% C . 1800J   83.3% D . 2160J   83.3%
2、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3、

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B,此时物体B保持静止状态。当用竖直向下2N的力F1拉重为1N的物体A时,能使物体B以0.6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体B时,能使物体A以0.3m/s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6N B . 拉力F2大小为10N C . 拉力F2的功率为1.2W D . 拉力F1的功率为0.4W
4、

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B,此时物体B保持静止状态。当用竖直向下2N的力F1拉重为1N的物体A时,能使物体B以0.6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体B时,能使物体A以0.3m/s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6N B . 拉力F2大小为10N C . 拉力F2的功率为1.2W D . 拉力F1的功率为0.4W
5、

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和F ,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和P。若不计摩擦、动油轮重和绳重,则F与F、P与P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 F<F乙  =P乙        B . F>F乙  >P  C . F>F乙  =P乙         D . F<F乙  <P
6、

小柯用图中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 . 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 C .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 . 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7、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沿着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和F3拉起钩码。则(     )


A . F1较大 B . F2较大 C . F3较大 D . 三个力一样大
8、小明到某山区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如图所示)。当地人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很轻便地搬运到二楼上面。听主人的介绍,小明知道滚轮B的质量为5kg。小明对此装置充满好奇,经主人同意后,小明借助该装置,在20秒钟内,用很小拉力就能将质量为80千克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装置可简化看成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则属于动滑轮的是滚轮A B . 重物上升3米,绳子自由端下降9米 C .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过程中,小明做功的功率为127.5瓦 D . 该过程中,小明对重物做功为240J
9、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用来提升同一重物并使之匀速上升,不计轮绳间摩擦及轮重,则下列拉力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1=F2 , F3=F4        B . F1=F2 , F3<F4      C . F1<F2 , F3=F4      D . F1>F2 , F3>F4
10、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G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运动速度为2m/s,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大小为10N B . 拉力大小为5N C . 拉力的功率大小为20W D . 拉力的功率大小为10W
11、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F2的功率为0.6W B .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 . 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 . 如果增大F2 , 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270N.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及摩擦,测拉力大小为        N,若重物匀速上升1m,则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         J.

2、

如图所示,用F=10N水平拉力,使重为100N的物体A向左移动4m,已知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拉力做功为       J.

3、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上升0.2m,物体重100N,滑轮重25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甲中F       N,图乙装置的手移动的距离s=      m。

图片_x0020_1387

4、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 =20kg,在30 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4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

(1)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为      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W;

(3)如果将水平拉力F增加到60N,使物体A向右运动,此时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为      N

5、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N。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

(1)以上装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填字母)。
(2)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则这个力F大小应为      N。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

如图,弹簧测力计、滑轮重力不计,动滑轮效率为75%,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以4c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N,求: 

(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在4s内做的功和拉力F的功率

2、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力F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s,使绳端匀速向下移动了1.5m,重为G物=55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0.5m,已知每个滑轮的质量均为m轮=5kg,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g=10N/kg)。

(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
(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打捞水中物体的示意图,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80kg,体积为2×10-2m3。当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400N时,物体A在水中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体A始终未露出水面。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物体A在水中(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F浮;
(2)物体A在水中匀速竖直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P;
(3)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
4、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800N的力拉绳子自由端,货物A重3000N,A以0.6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10s,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求:

(1)货物A在10s内移动的距离。
(2)该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
(3)水平地面对货物A的摩擦力大小。
5、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

滑轮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甲同学用定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甲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

(2)研究该问题时,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       (填序号)。

①拉着重物保持静止    ②匀速向下拉动重物    ③随意拉动重物

2、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实验前,小军用弹簧秤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秤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见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

(1)请写出弹簧秤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       

(2)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       

3、小科、小明和小红进行探究定滑轮的特点的实验。

(1)这个探究活动中弹簧测力计需要测量的量是      
(2)小科、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如图甲、乙和丙所示方法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然后他们进行图丁的实验操作,则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 (2)
A . B . C . D . 都可以
(3)本实验始终利用图丁的方式拉弹簧测力计,对下列实验探究方案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方案一:拉相同数量钩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方案二:拉不同数量钩码,各测一组数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42 简单机械之滑轮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