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3.43 简单机械之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

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 , 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慢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

A . B . C . D .
3、

 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 B . 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 C . 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 D .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4、

 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了10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6m    B . 动滑轮的重是10N C . 工人做功的功率是80W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5、甲、乙两汽车,甲的汽油机效率比乙的汽油机效率高,这表明(   )

A . 甲做功比乙多 B . 以相同的牵引力行驶相同的路程,甲耗油比乙少 C . 甲消耗的汽油比乙少 D . 甲做功比乙快
6、小明同学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三次实验中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相同,绕线方法和测量器材都相同,但自由端的拉力却不同,从而造成滑轮机械效率不同。请分析自由端拉力不同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 滑轮和绳之间、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 . 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 . 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 . 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7、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 .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C . 机械效率越高,做的有用功越多 D . 机械效率越低,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小
8、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下列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 . 增加提升的高度,增大有用功 B . 增加动滑轮个数,使滑轮组更省力 C . 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从而增大有用功 D . 增大提升的速度,从而减小额外功
9、

如图为三种滑轮组装方法,每只滑轮的质量相等,绳子重力和体系内的摩擦忽略不计,用这三套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把质量相同的重物提升到同一高度,则( )

A . 动力大小:F>F>F丙                                  B . 动力所做的功大小:W<W<W C . 动力做功的功率大小:P>P=P丙         D . 机械效率大小:η=η=η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重力为G1和G2的重物匀速提升一定高度,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 , 忽略绳重和摩擦.若F1=F2 , 则G1       G2;若G1=G2 , 则它们的机械效率η1       η2 . (两空均填“>”、“=”或“<)

2、

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高0.3m,拉力做功为2.16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3、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800N的货物,10s内货物上升了1m.已知工人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的有用功是      J.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减少货物的质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杠杆MN可能绕O点转动,A、B、C、D是四个供人娱乐的吊环、B环到O点的距离为D环O点距离的一半,父子俩在吊环上做游戏,质量为40kg的儿子吊在B环上,父亲站在地面上抓着D环,用250N竖直向下的力在4s内把儿子拉高了0.5m。则:

 

(1)父亲做功的功率为      

(2)该器材的机械效率      

5、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手的拉力F       F;机械效率η       η(选填“<”、“=”或“>”).

6、斜面长5m,高1m,把重为5000N的物体匀速地推向斜面顶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则推力为       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为1250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若将物体重力增加为5500N,则机械效率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7、

用如图所示的机械拉着4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0N,绳子末端的水平拉力为5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2m/s,则10s内拉力做功      J。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

物体重600N,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00cm2(如图甲所示)

(1)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某工人用400N的力在10s内将物体匀速提高了5m(如图乙所示),拉力的功率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

 如图所示,现将重为5N的物体A沿长1.2m,高0.6m的斜面匀速从底端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恒为3N,所有时间是12s,求:

(1)物体A从底端到顶端的平均速度

(2)物体A从底端到顶端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

(3)求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3、

 体重为600N的小聪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竖直提升物体A.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小聪对绳子的拉力F为4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及绳重).求:

(1)拉力F的功率;

(2)物体A受到的重力;

(3)小聪拉动绳子前后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4)小聪使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物体的最大重力.

4、如图所示,一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打捞深井中的重物,物重为1.2×103N,密度为1.6×103kg/m3。测得物体在出水面前、完全出水面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1:2,不计绳重、轮绳摩擦及水的阻力。试分析计算回答:

(1)滑轮组在此次打捞重物体现的特点有      (选填)。 (1)
A . 只省力 B . 只改变力的方向 C . 省力且改变力的方向 D . 不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N?
(3)重物在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若重物在出面后上升的速度为0.6m/s,则牵引车的拉力功率为多少W?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

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物重

(N)

物体上升的高度

(m)

拉力(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1

0.1

0.6

0.2

83.3

2

1

0.1

0.4

0.4

62.5

3

2

0.1

0.65

0.4

76.9

4

1

0.2

0.6

0.4

83.3


(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       ;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比较第1、4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机械效率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3)有两个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      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的机械效率.

2、 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图.实验前他做了如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度有关.

他在实验时,首先在倾斜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实验数据.后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在木板上分别垫棉布、玻璃的方法又做了二次实验,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都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斜面材料

木块重

G/N

斜面高

h/m

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效率

μ

1

木板

2

0.1

0.50

0.5

           

2

棉布

2

0.1

0.60

0.5

67%

3

玻璃

2

0.1

0.45

0.5

89%

(1)第1次实验,斜面机械效率是      

(2)根据小明的实验操作,猜想      是正确的.根据获得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较完整的结论是:      

(3)为了验证另一个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应该如何进行实验?写出他的实验方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3.43 简单机械之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