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    )


A . 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B . 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 C . 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D .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2、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完成膝跳反射的传导路线是1→2→3→4→5 B . 只要此结构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因为它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C . 人在睡着时,一旦有蚊子叮咬也会拍打,这是简单的反射,这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 D . 情绪激动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了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3、繁殖季节.雄棘鱼腹部颜色由银白色变成红色,并会对侵入其领地的其他雄棘鱼发动攻击性行为。某人为研究引发雄棘鱼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在雄棘鱼活动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种颜色的鱼形蜡制模型,并观察和记录雄棘鱼在单位时间内对这些模型进行攻击的次数,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模型特征

    攻击频率

腹部银色

       低

    腹部红色

       高

  腹部有红色条纹

       高

A .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 B . 有条纹的模型更容易引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C . 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决定 D . 腹部有红色的模型更容易诱发雄棘鱼的攻击性行为
4、关于生物体温调节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蛙、蛇在天气寒冷时,会增加活动量来产热 B . 人类在天气炎热时,皮肤血管扩张,流人皮肤的血液量增多,可以散热 C . 小狗在天气寒冷时,肌肉颤抖,可以产热 D . 水牛在天气炎热时,食欲减退、活动迟缓,可以减少体热产生
5、印度的狼孩被人从狼群里解救出来后,不喜欢学习人类的语言,以前的生活习性很难改变,这是因为(  )

A . 狼孩具备人的遗传物质,但没有在适当的时候接受人的生活经验,没有人的学习行为 B . 狼孩不具备人的学习素质,但有人的学习行为 C . 狼孩不具备人的遗传物质,但能获得人的遗传行为 D . 狼孩既没有人的遗传物质,也没有人的学习行为
6、

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 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 . 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 . 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7、据报道,英国有一只刚失去幼崽的雌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崽,雌猫与狗崽宛如“母子”。下面对雌猫这种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⑤是社会行为

⑥是繁殖行为

A . ①④⑥ B . ①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8、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

A .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 .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 .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 .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9、

图片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某同学记录的有关科学知识与图片对应错误的是( )


A . A图可以表示早饭前进行锻炼后,体内血糖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关系图 B . B图可表示冷锋过境时,锋面的天气状况。 C . C是反射弧结构,神经传导的方向是A—B—C—D—E D . D图表示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分多,背光侧细胞生长快
10、X和Y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伤。医生发现他俩的脑部都运作正常,但是为了检查两人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给他们进行如表测试。在两人的神经系统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分别是( )


    伤者蒙眼接受测试

    测试结果

    X

    以针尖刺X的指尖

    x感到痛,但没有缩手

    Y

    以针尖刺Y的指尖

    Y不觉痛,也没有缩手


    命令Y移动他的手

    Y可以移动他的手

A . X-传出神经;Y-传入神经 B . X-传入神经;Y-传出神经 C . X-传出神经;Y-脊髓 D . X-传入神经:Y-脊髓
11、下列现象与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少

B

巨人症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植物根向地生长

受重力的影响

A . A B . B C . C D . D
12、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 B . 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 C . 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 D . 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
13、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

A . 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B . 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一侧 C . 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D . 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
14、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 . 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 . 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 D . 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15、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某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鸣叫声虽然还是鸟群A的基调,但已明显带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而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这说明:

(1)a的鸣叫声基调与鸟群A相同,这是      行为起作用;具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      行为起作用.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2、2015年“冰桶挑战”风靡全球,“冰桶挑战”是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或捐出100美元,该活动的目的是让人们关注“渐冻人”。“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的名称是      ,内含遗传物质。

(2)当人被冰水浇遍全身时,寒冷刺激人体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      中枢,使人出现一些生理效应来维持体温,请写出其中一种生理效应      ,此反应的效应器是      

3、如图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腺体是      
(2)在某山村出现一家三代中都有身高不足一米的男子,但智力都很正常,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3)若某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为0.19%,可能是      的分泌活动不正常所致.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给患者      
(4)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主要是由于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

 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东西,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

材料用具: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实验步骤:

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假设是       .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

(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       的棉花团处聚集,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4)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        .

A.设置重复组  B.求平均值  C.设置对照组  D.排除无关变量

(5)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

2、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2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成发育的情况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2)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的变量是      

(3)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为什么选择蝌蚪进行实验?              

3、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出几天后胚芽鞘将      (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

下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3)骨骼肌战栗(俗称“大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       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       。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       调节。

2、材料一 草履虫不喜欢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环境,当草履虫在游动过程中偶然靠近水中的一个二氧化碳气泡时,由于气泡酸性太强,它就停止游动,然后向后游,转动大约30度的角度后,再向前游,如果又游到距气泡太近的地方时,它便重复上述的移动次序,最后聚集在离气泡较远的微酸性区域。

材料二 成年的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到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1)据上述材料分析,动物的行为按获得的途径可分为      行为和      

行为。

(2)材料一中草履虫的行为属于      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

(3)材料二中黑猩猩的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            而获得的行为。

3、以下是有关生命活动调节方面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      (选填“多”或“少”),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这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人喝酒喝醉了,走路会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人脑中      ,它 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的手指不小心碰到火焰后的缩手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在下列反射中与它不同的是         

(3)
A . 眨眼反射 B . 膝跳反射 C . 婴儿吮奶 D . 老马识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