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 B . 除去氧气中少量氮气:使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C . 除去石英中少量碳酸钙: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D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纯碱: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蒸发、结晶
2、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 . ①②④②③ B . ④②①②③ C . ①②③②④ D . ④②③②①
3、据报道,继通过食盐补碘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之后,我国又将启动一项涉及千家万户营MgSO4养健康问题的“补铁工程”.卫生部已批准以酱油为食物载体,逐步开展补铁工程.这里的碘、铁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4、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 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
A . 30 B . 28 C . 26 D . 24
5、美国正在催日本归还超过300公斤的武器及放射物质,引发世界极大关注, Pu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
A . 239 B . 145 C . 94 D . 51
6、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 . 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 . 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 .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 . 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7、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化工、军事等领域.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下列有关形成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⑤⑥ C . ②③④ D . ②③④⑥
8、下列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物是(   )

①熔融的NaCl ②KNO3溶液 ③Cu ④酒精  ⑤NaCl晶体 ⑥盐酸.

A . B . ①②③⑤⑥ C . ①②⑥ D . ①③④⑤
9、同温同压下,甲、乙两容器分别盛有甲烷气体和氨气,已知它们所含原子个数相同,则甲、乙两容器的体积比为(   )
A . 4:5 B . 5:4 C . 4:3 D . 1:1
10、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已知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

①钠的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可溶于水的物质 ④水溶液导电 ⑤钠盐 ⑥钠的含氧化合物.

A . ①④⑤ B . ①②⑤⑥ C . ①③④ D . ②⑤⑥
1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
A . 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 . 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 . 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 . 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12、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 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B . 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32 C . 加入足量浓 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 D . 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24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B . 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C . 常温常压下,22 g氧气和26 g臭氧所含氧原子总数为3 NA D . 18 g重水(D2O)所含电子数为10NA
1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③②①⑤④ B . ③①②⑤④ C . ②③①⑤④ D . ②①③⑤④
15、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 Mg2+、Na+、SO42、Cl B . Na+、Cu2+、SO42、NO3 C . Na+、K+、OH、Cl D . Ba2+、CO32、NO3、K+
16、以下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等体积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钾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3 B . 150 mL 1 mol•L1的氯化钾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的c(Cl)相等 C .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 , 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 , 则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100% D . 20℃时,100 g水可溶解34.2 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
17、已知元素R有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X , 该氯化物中R微粒核内中子数为Y,核外电子数为Z,该同位素的符号为(   )
A . B . C . D .
18、氢溴酸(HBr)的稀溶液与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
A . 2HBr+Na2CO3═2NaBr+H2O+CO2 B . 2HBr+CaCO3═CaBr2+H2O+CO2 C . HBr+NaOH═NaBr+H2O D . 2HBr+2Ag═AgBr+H2
19、4.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充分振荡后,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mol/L.
A . 小于 B . 等于 C . 大于 D . 无法判断
20、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kg,一个12C16O2分子的质量为b kg,若以12C16O2中的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1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B . C . D .
21、把100g浓度为18mol•L1、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加到一定量的水中稀释成9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

A . 小于100mL B . 等于100mL C . 大于100mL D . 等于100/ρmL
22、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 mol•L1 B . mol•L1 C . mol•L1 D . mol•L1
23、A在一定温度下有分解反应A(s)═B(s)+C(g)+4D(g).若测得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氢气的10倍,且当所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时,所得B的质量为30.4g,A的摩尔质量为

(   )

A . 120.4g/mol B . 50.4g/mol C . 182.4g/mol D . 252g/mol
24、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pH=1,c(Al3+)=0.4mol•L1 , c(SO42)=0.8mol•L1 , 则c(K+)=(    )
A . 0.15 mol•L1 B . 0.2 mol•L1 C . 0.3 mol•L1 D . 0.4 mol•L1
25、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 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 c= B . m= C . W%= % D . c=
26、在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W g Fe3+ , 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 B . C . D .
2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 过滤       B . 渗析       C . 萃取       D . 丁达尔效应
28、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 . 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 . 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 . 单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O2、SO2、SO3三者质量之比为1:2:5,则它们的氧原子数之比为      
2、11.7g NaX含有Na+0.2mol,则NaX的摩尔质量为      
3、相同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分别与AgNO3溶液反应,当生成的AgCl沉淀的质量之比为3:2:1时,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4、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1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称取的NaCl的质量是      
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NH4+、CO32、K+、Na+ . 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

②向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可能存在的离子有      
(2)原溶液中c(CO32)为      ,c(NH4+       c(SO42) (填“>、<或=”);
(3)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       c(SO42) (填“>、<或=”).
6、某同学称取了4.0g NaOH固体,欲配制100mL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用到的能确定体积的两种玻璃仪器是            
(2)操作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在实验中的作用有      
(3)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②定容时仰视仪器上的刻度线      

③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7、1.15g金属钠跟水反应后,得到100mL溶液,试计算:(已知方程式2Na+2H2O=2NaOH+H2↑)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毫升?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