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8小题)

1、 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 . 熟石灰 B . 烧碱 C . 食盐 D . 大理石
2、碱性溶液,可降低蔬菜上残留农药的毒性.浸泡蔬菜时应加入(   )

A . 纯碱 B . 白酒 C . 白糖 D . 食醋
3、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如图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      
4、生活中蚁虫叮咬分泌的蚁酸可涂抹氨水消除,类似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大量应用,比如      。(举一例)
5、下列关于酸和碱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酸碱的反应要放出热量 B . 酸碱的反应一定有盐生成 C . 酸碱的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D .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pH=0
6、下列应用与酸和碱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7、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 . 食醋 B . 料酒 C . 纯碱 D . 食盐水
8、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酸碱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 石灰浆抹的墙壁变得坚硬 B . 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C .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用 NaOH 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

二、中档题(共6小题)

1、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中和反应应用的是(     )
A . 用稀硫酸除铁锈            B .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         D .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如斯达舒)来治疗胃酸过多
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时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 . 石灰石和盐酸 B . 氧化铁和盐酸 C . 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D . 烧碱溶液和盐酸
3、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入盐酸(每点反应都很充分),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a 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 . a 点到 b 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 C . b 点时,HCl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 D . b 点到 c 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
5、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A .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 . 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 . 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6、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溶液。
(2)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