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准备实验时,甲同学配制了Na2SO4、K2CO3、BaCl2、稀盐酸四种溶液,但没有及时贴标签。乙同学在使用时为了区分这四种无色溶液,将溶液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并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由此推断①、②、③、④依次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①+②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④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③

有气泡冒出

A . 稀盐酸、Na2SO4溶液、K2CO3溶液、BaCl2溶液 B . K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Na2SO4溶液 C . BaCl2溶液、K2CO3溶液、Na2SO4溶液、稀盐酸 D . Na2SO4溶液、BaCl2溶液、K2CO3溶液、稀盐酸
2、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Fe2O3→Fe B . CO2→CO C . NaNO3→NaCl D . CO2→CaCO3
3、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分别施加F1和F2的拉力,在相同时间内将相同的重物竖直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轮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 F1小于拉力 F2   B . 甲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小于乙绳的   C . 甲、乙两滑轮组均属于费力的机械   D . 甲、乙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4、“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某造纸厂因违规排放废水被相关部门责令关停、整改,经测定该厂废水的pH=1,则在该废水中还能大量检测出的离子可能是(   )
A . Ag+、Cl-、SO42-、Na+ B . OH-、K+、NO3-、Ba2+ C . Mg2+、SO42-、Al3+、NO3- D . Na+、CO32-、Ca2+、Cl-
5、立定跳远时的动作分解如图,在此过程中运动员(   )


A . 上升时,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B . 上升时,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C . 下落时,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D . 下落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6、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因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   )
A . 质量守恒 B . 总质量不变 C . 元素种类不变 D . 存在固定的质量比
7、请把下列的物质按pH从小到大排列(    )

①石灰水②土豆③蒸馏水④牙膏⑤食醋

A . ⑤④③②① B . ⑤③②①④ C . ④⑤③②① D . ⑤②③④①
8、一种绿色能源物质X,其燃烧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  )
A . C2H6 B . C2H5OH C . C2H4O D . C3H6O
9、下列浓硫酸的稀释过程较合理的操作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选项中可以确定某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 .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 .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D . 能跟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11、某人用50 N的拉力将重160 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上长为4 m、高为0.8 m的斜面顶端,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别为 ( )
A . η=64%,f=32 N B . η=50%,f=18 N C . η=64%,f=18 N D . η=80%,f=32 N
12、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坠落的陨石与大气剧烈摩擦发出耀眼的白光,如右图所示。若下落过程中不考虑陨石的质量变化,则陨石在空中加速降落时( ).

     

A . 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 B . 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减小,机械能不变 C . 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增加 D . 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小
13、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改变小车质量多次进行试验 B . 实验中要尽量保持水平面光滑 C .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D . 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
14、下列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 酸雨呈酸性的原因:CO2+H2O=H2CO3 B . 用稀硫酸除铁锈3H2SO4 + Fe2O3 = Fe2(SO4)3 + 3H2O C . 除去NaOH 溶液中的少量Na2CO3:Na2CO3+2HCl=2NaCl+CO2↑+H2O D .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15、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 . 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 . 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 . 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为2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高3m,拉力为150N,则有用功为       J.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如图所示,当过山车上升时,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      

3、将一定质量的某液体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1)如果该液体是浓盐酸,则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的曲线(见上图)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它的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如果该液体是浓硫酸,则浓硫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的曲线(见上图)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4、一座城市的“垃圾革命”正在嘉兴各地兴起。莉莉最近发现居住小区楼道下放着三只垃圾桶。莉莉家有垃圾:废旧报纸,剩饭,铝制易拉罐,废电池和过期药品。其中应投入可回收垃圾桶的垃圾有      

5、为验证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做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

(1)若甲中观察到现象是      ,可以证明三种金属中锌活动性最强,铜最弱。
(2)实验乙:将实验甲中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有      
6、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向同学们做“自我介绍”,请把内容补充完整。
(1)浓硫酸:因为我有      性,看,我滴在纸上把纸弄“黑”了。
(2)烧碱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我容易      ,变湿了。
(3)浓盐酸:因为我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我的质量分数会      
7、如图是列车上售食品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        按扶手,此时手推车的支点在车的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        按扶手,此时手推车的支点在车的        .


8、人们常常利用物体具有的各种形式的能。如手表里拧紧的发条具有      ,可以带动小齿轮和指针转动;打桩机举高的锤具有      能,可以完成打桩工作.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小科用一块T形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甲所示,T形板上有槽口ab和卡口cd,T形板通过槽口ab可以绕着杠杆的0点自由旋转并上下移动,弹簧测力计与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碳素细棒MN相连,碳素细棒MN刚好卡入T形板的卡口cd,如图乙所示。


(1)小想认为要完成这个实验,还需要一把刻度尺,但小科认为只要在T形板上稍微进行改进,不添加器材也可完成实验。小科对T形板进行的改进方法是       
(2)利用这个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为:      
(3)小科在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5cm时,F1      N。
2、“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将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以使它变废为宝。小科发现本校环保小组回收的两种易拉罐,外形、质量和硬度都不同(如图所示)。他想通过实验确定两种易拉罐的材料成分,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罐头史:1804年,法国人阿佩尔发明了玻璃瓶。1823年, 英国人丢兰特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马口铁(铁皮上镀层锡)罐头厂。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铝罐在美国人莱伊尔茨手中诞生。

②几种金属的数据:

物理性质

密度/(g·cm-3)

10.5

8.92

7.86

2.70

硬度

2.5~4

2.5~3

4~5

2~2.9

【提出猜想】该两种易拉罐是铁罐或铝罐。

(1)【设计实验】

方案一:从两个易拉罐中裁出相同大小的碎片,擦掉表面油漆后放入烧杯,加入等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方案二:从两个易拉罐中裁出相同大小的碎片,擦掉表面油漆后放入烧杯,加入等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观察是否有红色固体析出。

方案三:将两个易拉罐擦掉表面油漆,露出灰黑色金属表面,用刀在金属表面刻出划痕,然后裁成条状放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其变化。

……

小敏指出方案      是不可行的,理由是      

她认为还可以用物理方法来判断,如测密度、用磁铁吸等等。

(2)【实验现象】

①方案一中A表面的气泡比B少而缓慢。写出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方案三中A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而B表面无明显变化。该红色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实验结论】两种易拉罐分别是铁罐和铝罐。

3、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来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研究动能大小与A      关系。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某同学改用如图丁所示装置探究小球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为了让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相同,用质量不同的小球,每次将弹簧压缩到A位置,然后静止释放,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4、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1

实验 2

MnO2的质量/克

0.5

X

2%的H2O2溶液体积/毫升

20

20

温度/℃

20

80

(1)表中X的值应为      ;实验中,比较H2O2分解速率大小可通过观察      
(2)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是      

四、解答题(共6小题)

1、

如图所示,滑轮组在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10s内物体上移的距离为2m.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

(2)有用功

(3)如果拉力F为50N,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2、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2m,物体重G=6×103N,汽车重G=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3)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

(4)汽车牵引力为多少?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

3、某初中科技活动举行了一次有趣的比赛:“谁的小车一次运行的距离最远”。九年级二班的科学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一辆小车,他们往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塞子,通过产生的。气体喷出时的反冲力,使小车向前运动。(可选择的试剂:①锌粉,②铜粉,③10%的稀盐酸,④10%的稀硫酸)

(1)要想实验能成功,二班科学兴趣小组选择的固体药品是      。(填序号)
(2)理论上,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二班科学兴趣小组选择的最符合比赛要求的试剂应是      (填序号)。
(3)三班科学兴趣小组根据同样的推进原理,但不进行化学反应,也能使小车运动。他们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填物质名称)。
4、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提供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请回答:

(1)亮氨酸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亮氨酸中C、H、N、O原子个数比为      
(2)亮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实验小组将 15g 大理石放在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装置总质量随加入盐酸的变化关系如图。已知大理石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盐酸反应。

(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m 的数值为      
(3)B 点的溶质为      
(4)计算 A 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保留1位小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9-2020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