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
1、下列对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904年,道尔顿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B .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发生变化,但原子核可能会发生变化
C . 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的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表现为负化合价
D . 原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下列物质不含有氧元素的是( )
A . 氯酸钾
B . 氯化钾
C . 次氯酸
D . 空气
3、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4、下列对于“Na2O”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酸性氧化物
B . 有机物
C . 碱性氧化物
D . 混合物
5、有关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于10﹣7m
B . 小于10﹣9m
C . 介于10﹣9m 和10﹣7m之间
D . 小于0.1nm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气体的体积主要由所含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决定
B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C . 0.012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D . 地球上99%以上的溴蕴藏在大海中,因此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7、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 质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 电子层数不同
8、下列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丝绸与棉布
B . 可用焰色反应区别硫酸钠和硫酸钾
C . 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
D . 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汽油和水
9、下列物质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 . 氯化钙
B . 氯化氢
C . 氯气
D . 氯化钠
10、实验室使用容量瓶来配置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下列有关容量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瓶的规格和温度
B . 容量瓶瓶颈只有一个刻度线
C . 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容器
D . 为防止热溶液蒸发时损失水分,应立即将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1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干燥Cl2
B .
检验K2CO3中的K+
C .
石油的蒸馏
D .
比较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
A . Cu→Cu(OH)2
B . CaCl2→CaO
C . Fe2O3→Fe
D . Cu(NO3)2→AgNO3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11.2LO2和16gO3中含有的O数均为 NA
B . 32g氧气所含质子数为NA
C . 1mol/L的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为2NA
D . 12.6g水所含电子数目为0.7NA
14、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甲容器中的NH3和乙容器中H2的所含的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这个容器的体积比为( )
A . 3:2
B . 2:3
C . 1:1
D . 3:1
1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体积比为1:1
B . 体积比为11:7
C . 原子数比为22:21
D . 密度比为11:7
16、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
,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

A . 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B . 先加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
C . 加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
D . 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成分都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 磷酸晶体和磷酸溶液
B . 硝酸钾晶体和熔化的硝酸钾
C . 蔗糖晶体和熔化的蔗糖
D . 熟石灰和澄清石灰水
18、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位素的是( )
A . 氕、氘、氚
B . 金刚石和石墨
C . O2 和O3
D . C2H4和CH4
19、下列物质中,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 )
A . 久制的氯水
B . 碘水
C . KBr
D . KI
20、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 )
A . 金属钠在Cl2中燃烧
B . 铜在氯气中燃烧
C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 . 钠在氧气中燃烧
21、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B . 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久置后能变质
C . 漂白粉是由Cl2与石灰乳制得
D . 在使用漂白粉时应用浓盐酸
22、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达到30秒,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该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
A . 175
B . 114
C . 61
D . 289
23、下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 5 mL 0.6mol•L﹣1 Na2SO4溶液
B . 10 mL 0.3 mol•L﹣1 Na3PO4溶液
C . 5 mL 0.4 mol•L﹣1 NaOH溶液
D . 10mL 0.5 mol•L﹣1 NaNO3溶液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钚的同位素中寿命最长的是
Pu.
Pu中电子数为 ,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


2、若agCO含b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mol﹣1 .
3、在一定条件下,86.4gA 单质与4.80mol Cl2 完全反应,生成3.200mol AClx , 则x= ,A的摩尔质量为 g•mol﹣1 .
4、100mL0.25mol•L﹣1 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若将上述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
5、实验室配制500mL 0.5m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人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人500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l~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
(2)实验中就称取NaCl晶体的质量是 g;
(3)步骤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A、定容时俯视 ;B、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
(5)若定容时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 .
6、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类型.
①电解饱和食盐水: ,
②漂白粉在空气中漂白原理: .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能制取氯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现将17.4gMnO2与200克36.5%的浓盐酸(过量)完全反应.把反应后所得溶液稀释成400mL.计算(保留3位有效数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相对原子质量Mn:55 O:16 H:1 Cl:35.5)

(1)生成的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稀释后溶液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