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  )

A .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 . 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 . 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⑤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 . ②④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 . ③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 . ⑥为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长期在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在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植物的特征不符的是(   )
A . 具有发达的根系 B . 叶表面气孔较少 C . 具有厚厚的角质层 D . 具有较大的叶片
4、阵雨过后,莲宽大的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水分并没有渗入叶片的内部,其原因是(   )
A . 叶肉细胞不需要水 B . 上、下表皮的气孔关闭 C . 表皮外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 D . 表皮细胞向外分泌水分
5、通常,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有机物、④无机盐、⑤水蒸气这5种物质中,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的物质有(   )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⑤ D . ①②③④⑤
6、如图所示为通过测量一段树枝(例如柳树)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装置是连通的、内装有清水,并用白炽灯照射。下列预测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 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 B . 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 C . 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D . 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就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
7、如图所示为向日葵在24 小时内的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时)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 . 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 . 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 . 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8、晴朗的中午,踏入山林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 . 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 茂密的林木遮住了所有太阳光
9、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 .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 . 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10、中午时分,强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
A . 温度过高,植物生命活动下降 B . 光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C . 蒸腾作用强,导致气孔关闭 D . 呼吸作用过强,影响了光合作用
11、如图所示,用透明塑料袋将植物的叶片包扎起来,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有水珠产生。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选材说明:应选择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干旱地区的植物进行实验 B . 步骤分析:置于阳光下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快出现 C . 现象解释:袋内的小水珠主要由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液化形成 D . 实验结论:气孔是植物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12、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盛有清水的密封玻璃瓶,长势相同的两枝条经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右边枝条只留一半数目的叶片,放在阳光下,调节天平至平衡。一个小时后,其结果是(   )

A .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等,天平右侧下降 B .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不等,天平左侧下降 C . 蒸腾作用散失水的质量不等,天平左侧下降 D . 蒸腾作用散失水的质量不等,天平右侧下降
13、近年来,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宠。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 . 减弱光合作用 B . 抑制呼吸作用 C . 降低蒸腾作用 D . 预防虫害侵袭
14、夏季高温季节,我们就可以吃到香甜的西瓜。西瓜的含水量是比较高的,这个阶段,西瓜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果实生长 D . 蒸腾作用
15、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中的部分热量 B . 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 . 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有关 D . 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减小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我们经常发现在城市绿化带上园林工人在傍晚时剪去部分枝叶,将根部用草绳捆扎有较多泥土的移栽植物种植在花坛中并浇足水,植物上方罩上黑色的防晒网。上述叙述中,使蒸腾作用减弱的措施是      ;有利于水分吸收的措施是      
2、如图是叶片的横切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片中起运输功能的是      (填序号);
(2)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无法从④进入叶片内;
(3)叶片的营养组织是②,它们的细胞内部含有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观察蚕豆叶表皮实验时,为了能观察到更多气孔,应当撕取图中的[      ]       制成临时装片。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茎中的      运输到叶脉,大部分水分通过[      ]      散失,小部分参与图中②④细胞进行的       等生理活动。

4、小科同学学习了气孔知识后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开闭演示器。

(1)当用手缓缓挤压充气球时,气球膨胀,此时是模拟图甲、乙气孔开闭状况中的      图。
(2)现有5月份某天阳光充足的两个时间段:9:00-10:00,13:00-14:00,则13:00-14:00的气孔开闭状态最有可能为如图      的状态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俗话说的好:“大树底下好乘凉”据调查,在骄阳似火的夏日,绿化地区的气温比非绿化地区的气温低0.8 ℃,森林中的气温比庭院中的气温低1.3~3.2 ℃。通过这则资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3、如表为几种常见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目(每平方毫米平均数)的统计情况,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植物

生长环境

上表皮气孔数

下表皮气孔数

苹果树

果国

0

294

豌豆

田地

101

216

玉米

田地

94

158

睡莲

池塘

625

3

(1)从表可见,生活在较干燥环境中的植物比生活在较湿润环境中的植物气孔总数(每平方毫米)      .这一特点对陆生植物的意义是      

(2)若将苹果树叶摘下放入热水中,则可以看到气泡主要从叶的      表皮冒出.

(3)由此可知,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      的“窗口”.

(4)睡莲与其它三种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分布有何不同      

4、某同学在探究植物枝条失水的速度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风速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时)

1

25 ℃、光照、潮湿

14

2

25 ℃、光照、干燥

32

3

25 ℃、黑暗、干燥

8

(1)水的表面加一层油,目的是      
(2)该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没有刻度,如何较为准确地测量枝条每小时的失水质量?      
(3)比较1和2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比较2和3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枝条失水速度的影响,还需要设置第4组实验,那么该实验应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5、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孔开闭呢?兴趣小组以蚕豆叶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先将若干蚕豆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蚕豆叶所处环境

制片观察叶片下表皮气孔开闭情况(%)

完全开放

半开放

闭合

甲组

100mL 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40

42

18

乙组

100mL 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1

11

88

丙组

100mL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21

42

37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气孔散失的水分是导管运输来的,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于      所产生的拉力
(3)蚕豆在开花结果期,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茎中的      运输到植株各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