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13年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20小题)

1、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列生活方式对健康不利的是(          )

A . 不抽烟不酗酒   B . 迷恋网络游戏 C . 注意膳食平衡 D . 与人和睦相处
2、今年4月,雅安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震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或张裂引起的 B . 地震只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C .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 D . 我国已经能够准确预报地震
3、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A . 海带 B . 葫芦藓 C . D . 向日葵
4、

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下图的反射弧来完成。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

A . 感受器 B . 传入神经 C . 神经中枢  D . 效应器
5、

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            )

A . ①和②   B . ③和④ C . ⑤和⑥ D . ⑦和⑧
6、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下列设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A . 空调 B . 电扇 C . 发电机 D . 电熨斗
7、

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处应挂与A处同样大小的钩码个数为(          )

A . 6个    B . 4个 C . 3个  D . 2个
8、地理知识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最大 B . 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导致四季更替现象 C . 正月初一这天晚上,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 D . 如果月球有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减少
9、2013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 . 气管、肺泡、支气管  B . 气管、支气管、肺泡 C . 支气管、肺泡、气管 D . 肺泡、支气管、气管
10、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它们组成的分子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D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11、

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 .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 . 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 . 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12、关于科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N2:表示氮气分子的个数为2  B . 2Al: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2 C . S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3、

如图表示a、b、c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各概念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的是( )

A . 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B . 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 C . 简单机械、滑轮、动滑轮 D . 物态变化、汽化、蒸发
14、用能被感知的现象来表现难以感知或量度的事物、现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没有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 . 电灯发光说明电路中存在电流 B . 海绵形变说明海绵受到压力作用 C . 黄豆和芝麻混合后量筒读数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 . 电磁铁能吸引小铁钉说明电磁铁有磁性
15、

如图所示,R1=10欧姆,电流表A1示数为0.5安培,电源电压为10伏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R1与R2并联 B . R2阻值为20欧姆 C . R1两端电压为10伏特 D . 电流表A的示数为1.0安培
16、下列是同学们身边的事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书包背带做得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 . 使用测电笔可以测出通过电灯的电流 C .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排直队伍 D .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17、今年五一假期,小江一家开车到开化钱江源游玩。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 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 . 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 . 上山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山越来越慢 D . 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18、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B . t℃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饱和 C . 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 D .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19、

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 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 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 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丝弯折 B . 吹肥皂泡 C . 食物霉变 D . 电灯发光

二、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共9小题)

1、为保护衢州的青山绿水,2012年开始我市启动“绿色出行”计划,一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环保公交车投入使用。

(1)如图所示,公交车内金属地板表面设计成凹凸不平,目的是为了增大      ,防止乘客滑倒。
(2)公交车行驶时,天然气燃烧产生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

2、

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      (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3、截至5月16日,我省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46例,其中死亡9例,痊愈27例。


(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      

(2)预防流感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从免疫学角度看,进入体内的疫苗属于      

(3)

新药帕拉米韦对H7N9禽流感有显著疗效,它的化学式是C15H28N4O4。如图是帕拉米韦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其中表示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填字母)。

4、

如图有一条平直的轨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辆电动小车在A位置由静止向右运动。小车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小车经过B点后将作       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5、

周末,小明在家里利用矿泉水瓶做了有关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实验(如图)。

 

(1)实验一: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纸片盖住瓶口后倒置,纸片不会落下;再将矿泉水瓶瓶口朝左、朝右等方向放置,纸片都不会落下。该现象说明了      

(2)实验二:在矿泉水瓶侧壁开三个同样大小的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往瓶中注满水。放开手指,观察到水从小孔射出,小孔的位置越低,射出的水越急。该现象说明了      

6、

人体中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如图为人体中部分系统之间关系的模式图。

 

(1)进食后,食物中的淀粉在       中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2)葡萄糖被吸收后,血糖含量暂时上升。这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

(3)血液流经x系统后,代谢废物含量明显下降,x系统是       系统。

7、

聪聪同学为了比较铁、铜和未知金属X的活动性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金属丝X表面无明显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未知金属用X表示)。

8、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

(1)该气体中一定不存在       。

(2)若实验中观察到       现象,就可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9、

小徐利用如图实验来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斜面底部,推动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钢球质量m(克)

钢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v(米/秒)

木块移动的距离s(厘米)

1

20

1.8

30

2

40

1.8

59

3

60

1.8

87

(1)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说明了钢球的动能大小与       有关。

(2)小徐对如何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进行深入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比较钢球推动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来反映钢球对木块       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每空2分,共30分。)(共5小题)

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它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龙龙、开开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表方案进行鉴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龙龙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_________溶液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入适量稀硝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白色沉淀不消失

待测溶液是硫酸钠溶液

开开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人适量氯化钡溶液

①无明显现象

②产生白色沉淀

待测溶液是硫酸钠溶液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龙龙同学滴加的试剂可能是       溶液(写出一种即可)。

(2)龙龙同学认为开开同学方案存在缺陷,理由是       。

2、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

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的性质。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       装置更易成功。

(2)

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他们先关闭K1 , 打开K2 , 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毫升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然后打开K1 , 关闭K2 , 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出现浑浊(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本实验中二氧化碳       。

     A.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    B.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C.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    D.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       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       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

      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

4、

小柯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其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

 

(1)请按照实物图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画出电路图       。

(2)小柯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逐渐变暗。你认为小柯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

(3)实验时小柯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3.8V(如图乙)。于是他做了3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认为电压表示数最接近3.8V。相关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见下表:

实验序号

电流表示数/A

测得灯泡的额定功率/W

测得灯泡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1

0.30

1.140

P=(1.140+1.102+1.178)/3=1.140

2

0.29

1.102

3

0.31

1.178

你认为小柯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       。
5、

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      (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      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GB+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

(3)
A . 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 . 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 .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 . 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第35题6分,第36题8分,第37题9分,第38题7分,共30分)(共4小题)

1、

据《衢州晚报》报道,我市常山县引进并试种了名为“竹稻”的粮食新品种。竹稻是青皮竹与水稻杂交所得,它们的生殖细胞能进行染色体配对,形成受精卵,从而发育成竹稻种子。请回答:

(1)青皮竹与水稻杂交得到竹稻,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2)若某竹稻田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竹稻属于       。写出其中最短的食物链       。

2、

通过多年的努力,今年5月,我国正式获得北极圈观察员国身份。破冰船是赴北极考察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我国“雪龙”号破冰船。该破冰船自身质量约10000吨,满载时总质量约20000吨,在普通海域最大航速为36千米/小时,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航速1米/秒。已知破冰船在最大航速时受到的阻力为1.5×106牛,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所受的阻力为1.5×107牛。试计算:

(1)“雪龙”号破冰船在普通海域以最大航速航行1昼夜通过的距离。

(2)“雪龙”号在1米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1000米,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3)破冰时,船头的一部分压在冰面上,利用巨大的压强使冰层破裂。若船头压在冰面上的受力面积是10米2 , 冰面受到的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0.1倍。那么船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小衢称取4.0g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用量筒收集生成的气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移去酒精灯。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得到0.23升氧气(常温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克/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衢采用      法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质量约      克(保留2位小数)。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加热时间过短,会导致所测高锰酸钾质量分数偏小
B.橡皮管不伸入量筒底部,气体无法顺利进入量筒
C.橡皮导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更准确
D.橡皮导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以避免先移去酒精灯而导致水倒吸入试管

4、电压力锅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是现代人喜欢的厨房用具。图甲是某品牌电压力锅的简化电路图,R1为加热电阻,R2为保温电阻,S1为电源开关,S2为压力开关。加热时S2与触点a接通,R1工作;保温时S2与触点b接通,R2工作。电压力锅的其他参数见铭牌。

电压力锅的铭牌

额定电压

220伏

加热功率

1000瓦

保温功率

100瓦

气压设定值

175千帕


(1)当电压力锅内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水沸腾。此时,水的温度      100℃(选填“>”、“=”或“<”)。
(2)计算保温电阻R2正常工作时的阻值。
(3)图乙表示电压力锅工作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阴影部分面积表示_________,并列式计算它的大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衢州市2013年中考科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