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10讲 生物的呼吸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如图显示一人处于静态状态平静呼吸时,肺泡内的气压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8

A . A点时,膈肌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B . B点时,肺内气体量最少。 C . 从v到X期间,肺完成了一次呼吸。 D . 从V到W期间,肺排出空气。
2、下列肺的结构特点中,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肺内有大量的肺泡   ②肺泡壁很薄   ③肺泡壁外布满毛细血管

A .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②③
3、如图所示为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是 A 组 B . 本实验只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 本实验应控制两试管中的碱石灰等量 D . 本实验用红色液滴移动来反映试管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4、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吸气时,横膈膜向上抬升 B . 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C .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D . 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中的含氧量减少
5、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B . 乙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C . 乙是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D . 甲是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6、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b<c<a B . a<b<c C . a<c<b D . c<a<b
7、一运动员在进行长跑锻炼时,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A . 乳酸、CO2、O2 B . O2、CO2、乳酸 C . CO2、O2、乳酸 D . CO2、乳酸、O2
8、如图是某小组进行实验时设置的装置,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9、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利用胸部扩张和收缩的呼 吸方式叫胸式呼吸。以下说法能正确描述胸式呼吸动作的是(    )。
A . 吸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B . 吸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C . 吸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D . 吸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10、甲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代表氧气 B . 甲图肺泡中氧气浓度小于甲血管中氧气浓度 C . 当肌处在乙图所示状态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 D . 当膈肌处于丙图所示状态时,对应的呼吸运动为甲图中b过程
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通过鼻、咽、喉之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 . 支气管→气管→肺泡 B . 气管→支气管→肺泡 C . 肺泡→气管→支气管 D . 气管→肺泡→支气管
12、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曲线AB段,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B . 曲线BC段,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减小 C . C点代表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 . B点代表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13、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用如图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先在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则试管B中应加入等量的(    )

A . 已浸水及消毒的绿豆种子 B . 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 C . 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D . 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如图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

(1)外包丰富的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③,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      
(2)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      的含量减少,再经      (血管)流回心脏。
(3)空气中的氧气是通过图中      (填序号)过程进入血液的。
(4)人吸气时,③的容积会      (填“增大”或“减小”)。
2、请深深地吸一口气,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      ,(选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人肺。
(2)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哪个生理过程?      
3、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完成的。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含量增多的气体①是       (填气体名称),含量减少的是气体②。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      
(2)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      
(3)图示实验完成后,如果证明C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你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现象是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烧杯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将透明装置密封后放入水浴中,水浴温度始终维持在25℃,关闭阀门,并置于暗处。1小时后可观察到红墨水滴向      (选填“左”、“右”)移动。请你用科学原理解释其原因      。(实验中植物蒸腾作用空气湿度、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均忽略不计)

2、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毫升。在平静呼吸之末,肺内尚存有气体约2400毫升。经测定还表明,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之间,各种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类别
O2体积分数/% CO2体积分数/%
吸入气 20.96 0.03
呼出气 16.20 4.5
肺泡气 14.0 5.6
(1)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说明了什么?
(2)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什么部位?
(3)上述事实表明了什么?
3、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塞和试管的连接处。实验前,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连好的依据是:       。
(2)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      移动(填“左”或者“右”)。
(3)小明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及消毒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对此,你赞同他的看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10讲 生物的呼吸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