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年中考科学第二次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小题)

1、在①氧化铁 ②金属锌  ③氢氧化铜  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废弃的塑料瓶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
A . B . C . D .
3、许多科学实验中都用到了水,下列关于水的主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 . 在甲的实验中,水可以吸收生成的SO2 , 防止污染空气 B . 在乙的实验中,水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C . 在丙的实验中,水可以使白磷隔绝空气,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D . 在丁的实验中,水作为溶剂和反应物,可以探究CO2的性质
4、下列关于宇宙、物质及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地球运动 B .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C . 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D .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没有间隙
5、宁波植物园聚焦打造“最美赏花胜地”,满足了游客“春赏蔷薇夏品莲、秋看金桂冬探梅”的游览需求。下列关于园中蔷薇、莲花、金桂、冬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嫁接可以使同一株蔷薇上开不同颜色的花 B . 池塘里所有莲花是一个生物群落 C . 花圃里的金桂是被子植物 D . 盛开的梅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6、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该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右图是火箭发射前的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进入预定轨道后,实践二十号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D . 卫星巨大的太阳翼能够提供超强电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7、2020年新春之际,中国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举国上下万众心,科学防治。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开始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苗研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型冠状病毒”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B . “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能有效控制传染源 C .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抗原,提高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D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8、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 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 C . 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 . 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9、如图,镇海新城箭湖边上,夜色中的镇海大剧院流光溢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科看到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科的眼睛 B . 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剧院变模糊了,是因为剧院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 . 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大剧院,看到了大剧院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 . 小科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远,“取景”范围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10、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相应的证据支持,下列证据与假说不对应的是( )
A . 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热大爆炸宇宙论 B . 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C . 地球有昼夜现象——地球绕日公转 D . 大西洋海底山岭两侧的大洋地壳正在缓慢地向大陆方向移动——海底扩张说
11、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 . 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 .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 . 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12、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膝跳反射”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标注① B . 标注② C . 标注③ D . 标注④
13、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在下面几个实例中,对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判断正确的( )
A . 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B . 通过铁钉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C . 研究手电筒工作原理时,绘制电路图,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 .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类比法
14、将等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确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能的是( )
A . B . C . D .
15、如图甲,R1为定值电阻,Rp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Rp的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得到电压与电流图像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R1阻值为1.8Ω B .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2W C . 当Rp总阻值的3/5接入电路时,它与定值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5:6 D . 当电流为0.4A时,R1与Rp连入电路的阻值之比为2:1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室2分,共36分)(共7小题)

1、  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黄昏时分,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如图1。当金星、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有可能出现“金星合月”的天象,其原理与日全食相类似。

(1)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2)当天,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      之间位置。
2、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健康的问题。
(1)若某病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较多的细胞,经检查发现是肾脏患有疾病,由此判定肾脏出现病症的部位可能是      
(2)若某病人的尿液中发现有较多的葡萄糖,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病的原因可能是该患者体内      (填激素)分激不足。
(3)若某人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病人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3、海绵铁是多孔隙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请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性       (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      
4、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的磁体AB,磁极未知,当闭合电路开关S后,磁体的B端与通电螺线管左端相互排斥,则A端是磁体的       极,断开开关S,磁体静止时,B端会指向地理的       (选填“北方”或“南方”)。

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固定轴O自由转动(AB=2AO)。将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轻绳挂在A点处,合金块的质量是9kg。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若撤去F1 , 在B点施加力F2=52N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6、某校科学实验室废油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液,此外还有一些不溶性杂质。若废液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该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处理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废液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进行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写出3种)。
(2)金属X的化学式是      ;请写出在不纯的铜中加入足量溶液Y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容器盛的是      液体。
(2)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      木块在b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填“>”“<”或“=”)
(3)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共4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      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3)
A . 50~65cm B . 65~80cm C . 80~95cm
2、小科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气密性。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基本稳定。

②将盆栽绿色植物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内,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柱在位置A。

将装置放在20℃环境中光照20min后,移动活塞位置, 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柱仍维持在位置A。

③若将该装置的玻璃瓶进行遮光处理,在20℃下放置1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柱仍维持在A处。

在不考虑温度、大气压变化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交流与讨论】

(1)若以每小时释放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则在有光的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
(2)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装置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那么影响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3)【实验反思】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小科用塑料薄膜将花盆中的土壤密封,以排除      对实验的干扰。

小科改进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

3、还原性铁粉中含有少量FexCy , 小科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①Fe,FexCy在加热时与O2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②FexCy , 不与酸反应。

实验1:取29.52g样品,加入足量稀H2SO4 , 充分反应后生成1.00gH2

实验2:另取29.52g样品,按下图进行实验(碱石灰的成分为NaOH与CaO的混合物)


装置

A

B

反应前

300.00

400.00

反应后

m

400.44

实验后A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A、B的质量变化如上表。

(1)装配好裝置后,实验前先要      
(2)装置C的作用是      
(3)FexCy中,x:y=      ,表中m的值是      
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6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40Ω,5A)、开关和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某次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3)同组的小红同学想要探究“导体中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她又找来了两个阻值分别为5Ω和20Ω的电阻,用图示电路完成三次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小预设值是      Ⅴ。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31小题各6分,第32小题9分,第33小题11分,共50分)(共7小题)

1、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室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其化学式是C34H32N4FeO4。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请回答:
(1)一个血红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其中C、H、O、N、Fe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5%,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      。(不必化简)
2、  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1)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同学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       
(2)若我们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可通过自救与互救来降低灾害风险。例如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这种灭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       。
3、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原则,我市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一生态浮岛(如图1)。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氮和磷的含量。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属于      
(2)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      (填器官名称)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
(3)图3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4、某电热水壶铭牌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把1kg水从20℃加热到100℃用时7min,已知c水=4.2×103J/(kg℃),求: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000W

频率

50Hz

(1)水吸收的热量:
(2)电热水壶的热效率。
5、如图所示,春游时小科坐在乙船上向左用力推甲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船的运动方向是      
(2)请你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6、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科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10g30%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pH分别从3依次调至13,在60℃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

(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       。
(3)某次实验中,当1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0.32g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1%)
7、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电源电压U=10V保持不变,R2=8Ω。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弹簧和金属指针P的电阻和重力均不计,金属块A的重力G1=20N。R1是一根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总长L=1m的金属棒,其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总电阻为12Ω,两端都被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它对指针P无压力,且接触良好。绝缘板B重G2=10N,当它从金属块A和地面间被抽出时,它的上下表面分别与A和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为f1和f2 , 且均为接触面间压力的0.2倍,当P置于金属棒左端a点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1)当P置于金属的左端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I1为多少?
(2)用水平拉力F将B从A与地面之间匀速抽出,当金属块保持静止时,求弹簧拉力F1和水平拉力F的大小。
(3)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金属块A,使指针P逐渐从最左端a点向右移动,直至运动到b点,试求出电流表的示数和指针P移动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式,并完成1/I-x的图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年中考科学第二次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