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七校联考2019-2020七年级下学期科学5月份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共20小题)

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是利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A . B . C . D .
2、会场里的扩音设备是用来(    )
A . 增加声音的响度 B . 提高声音的音调 C .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 提高声音的速度
3、以下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 白雪 B . 月亮 C . 平面镜 D . 夏夜飞舞的萤火虫
4、重为490牛的物体可能是(    )
A . 一辆汽车 B . 一架飞机 C . 一杯水 D . 一个中学生
5、小明路过卖鱼滩,觉的很腥。但是在那里呆的时间长了,鱼的腥臭味就闻不出来了。这是由于(    )
A . 嗅觉感受器丧失的缘故 B . 味觉感受器丧失的缘故 C . 大脑的嗅觉中枢疲劳的缘故 D . 大脑的味觉中枢疲劳的缘故
6、针刺手时,会有痛的感觉这种感觉功能对人的健康生活(    )
A . 有益 B . 有害 C . 无任何利害关系 D . 无法确定
7、在电影院里,我们能从不同的座位上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光在银幕上发生(    )
A . 镜面反射 B . 漫反射 C . 可能是镜面反射也可能是漫反射 D . 不发生反射,是银幕本身发光
8、集邮爱好者为了能更清晰地看到邮票的画面,常用放大镜来观察,他看到的是(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 正立、等大的虚像
9、星期六的晚上,小明在家看动画片,到了7:30他想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便按了一下遥控器,此时遥控器向电视机发射了(    )
A . X射线 B . γ射线 C . 紫外线 D . 红外线
10、“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 . 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 C .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 . 天上月亮到水面距离比水中月亮到水面距离大
11、电灯通电发光发热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
A . 热能 B . 电能 C . 化学能 D . 光能
12、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跑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跑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
A . 只有小明的方案可行 B . 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 C . 两个方案都可行 D . 两个方案都不可行
1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高为10cm的物体由该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高为7cm的象,则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一定是(    )
A . 小于20cm B . 大于20cm而小于40cm C . 等于40cm D . 大于40cm
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 . 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 . 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D . 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15、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 . 枯黄的树叶落地 B . 电铃声传入人耳 C . 太阳光照射大地 D . 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16、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跟撬棒垂直用力比竖直向下用力要省力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 力的大小 B . 力的方向 C . 力的作用点 D . 施力物体
17、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是(    )
A . 耳廓 B . 鼓膜 C . 听小骨 D . 耳蜗
18、  1997年7月27日上午,一架B3875型飞机超低空三次飞临新民市大民屯镇大南岗村和西章士台村鸡舍上空,使鸡群受到惊吓,累计死亡1021只,而鸡舍内未死亡的肉食鸡则生长缓慢,出栏的平均重减少近1000克,养鸡业主为此蒙受很大损失。造成这个危害的原因是(    )
A . 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 . 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 . 飞机发出的强烈噪声 D . 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19、在下列情况下,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A . 海上航行的轮船 B . 空中飞行的子弹 C . 吊在天棚上的电灯 D . 拉长的橡皮条
20、甲、乙、丙三辆车行驶在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在匀速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西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和路边的树都以同样的速度匀速向东运动(各车上的人均以自己所在的车为参照物),则各车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车向东运动 B . 乙车向东运动 C . 丙车向西运动 D . 乙车向西运动

二、简答题(每一空格2分,共50分)(共16小题)

1、下列事例中:①用手拉弹簧,弹簧被拉长;②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速度逐渐变小,最后停下来;③用车压气球,气球被压扁;④石块由高处落下,速度越来越快,其中属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2、拿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      ,它表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3、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越王沟戋曾“卧薪尝胆”,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4、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快,每秒钟可达3×105千米,可表达为3×108      
5、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瞎子是用      来感知大象的形状,此种感觉形成部位在      
6、如图,甲、乙两人都站在滑板上,当甲用力推乙时,乙在往后退的同时,甲也往后退。这一现象说明      

7、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涵了科学知识.请在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科学知识。

序号

语句

科学知识

示例

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1

镜花水月

      

2

立竿见影

      
8、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      三个因素有关,即力的三要素。
9、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分解后形成一条七色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透过蓝色玻璃看鲜红的月季花,月季花是      色的。
10、手机是现代社会中获取和传递信息的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的天线所接收或发出的信息在空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11、小明身高1.6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处,镜中他的像的高度等于      米,该像与平面镜间的距离等于      米。
12、七年级李刚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黑板,正常看书看得清”。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已患上了某种屈光不正的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如图所示)来说明情况。请回答:

(1)李刚同学的眼睛已经成为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黑板,他所配戴的眼镜可以对光线起      作用。
13、看着刚刚学会爬行的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下表是小明纪录小刚和小兰爬行时的情况。

时间(秒)

1

2

3

4

5

小刚爬行的距离(米)

0.3

0.5

0.75

1.25

1.75

小兰爬行的距离(米)

0.4

0.8

1.2

1.6

2.0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匀速爬行的速度是      
(2)另一个孩子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14、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的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则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玻璃在界面的      边。(填“左”或“右”)

1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它们速度之比为      
16、重588牛的铜块,质量是      千克,若铜块与铁块所受质量之比为3:1,铁块的重力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一空格2分,共30分)(共5小题)

1、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介质

温度(℃)

速度(m/s)

A

空气

0

331

B

空气

15

340

C

空气

20

344

D

0

1450

E

0

4900

(1)通过比较      (填“序号”),可得出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和小刚利用一根足够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水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      声敲打声。
2、小明为了研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用弹簧秤测出二只钩码、四只钩码、六只钩码的重力,再求出重力与其钩码质量的比值,最后再从中寻找规律。

他设计了如下记录表格并写上了测量数据:

钩码数(个)

2

4

6

质量(千克)

0.1

0.2

0.3

重力(牛)

0.98

1.96

2.94

重力/质量(牛/千克)

9.8

9.8

(1)请你帮小明完成表格中没完成的数据      
(2)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3)如果在弹簧秤下挂10个钩码,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3、如图甲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装置,图乙是人眼球结构模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调节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和透镜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乙图中的[E]      相当于甲图中的凸透镜,乙图中的视网膜相当于甲图中的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眼球的一定结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4、根据要求作图
(1)画出斜面上质量为3千克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的图示。

(2)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3)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5、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所示的广告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科学原理或规律。(友情提示:注意杯子里的调羹)错误:      ,它违背了      

四、分析计算题(第42小题10分,第43小题4分,第44小题6分,共20分)(共3小题)

1、3月21日,我校师生分三个年级举行了春游活动。初二年级乘车到华夏文化园,客车载着师生于中午12点12分在校门口启动出发,停在目的地门口刚好12点20分。

走进大门,只见一座座人物和动物的雕像栩栩如生,走过蜿蜒的长廊,穿过美丽的假山,只见人工湖上,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跃然眼前,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同学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不一会儿,来到一片树林中,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树缝中漏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微风和殉,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

(1)请你从短文中,找出两处我们学过的不同科学知识或规律:

例如:语句: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

科学知识:平面镜成像

语句①      

科学知识:      

语句②      

科学知识:      

(2)从校门口到华夏文化园的路程为3千米,则客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恐龙的质量可达50吨,请列式计算它所受重力大小是多少牛顿?
3、有些公路边有一排闪烁的灯,它就是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的仪器,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秒,求:

(1)两次超声波与汽车相遇经过的时间间隔。
(2)在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3)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桐庐县七校联考2019-2020七年级下学期科学5月份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