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14讲 植物的根、茎、叶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移栽树木过程中,为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工人通常会采取如图的方法给植物输入营养液(水和无机盐)。在给移栽植物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到的部分是(   )

A . 茎中央的髓处 B . 韧皮部的筛管处 C . 木质部的导管处 D . 木质部和韧皮部间的形成层处
2、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 . ②处的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小 C . ③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D . ④处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3、如图,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分别在枝条的a、b处把茎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

图片_x0020_36

A . 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 B . 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C . 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D . 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4、夏季高温季节,我们就可以吃到香甜的西瓜。西瓜的含水量是比较高的,这个阶段,西瓜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果实生长 D . 蒸腾作用
5、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各项生理活动相关的不同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 B . 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适当增加①的含量利于农作物的增收 C . 若③表示水,则它主要用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 在白天,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6、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的无机盐”,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都注意为植物提供光照、适宜的温度,并及时浇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设计更能说明问题?(    )
A . 甲幼苗种在蒸馏水中,乙幼苗种在溶有适量含镁无机盐的蒸馏水中 B . 甲幼苗种在土壤浸出液中,乙幼苗种在加含镁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C . 甲幼苗种在完全培养液中,乙幼苗种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中 D . 甲幼苗种在砂土中,乙幼苗种在加镁的砂土中
7、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 . 观察纵切面,木质部越靠近枝条上端的地方颜色越浅 B . 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 . 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 . 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8、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落“红”的植物属于种子植物 B . 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 C . 二氧化碳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入植物 D . 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筛管向上运输
9、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B . 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结构② C . ③中较大型的细胞是筛管 D . ④是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木质部
10、小明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若在实验过程中,橡皮管与压强计连接处气密性不好,则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蒸发),观察到压强计左右两管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 . 左管液面不下降,右管液面下降 B . 右管液面不下降,左管液面下降 C . 左右两管液面均不下降 D . 左右两管液面均下降
11、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 . 蒸腾作用时水汽化吸热,能带走叶片上的部分热量 C . 保卫细胞的含水量的多少不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D . 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左图所示
12、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边滩涂是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大多数植物都不能在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边滩涂水量过高 B . 海边沙土中溶液浓度过高 C . 植物获得光照强度不足 D . 海边滩涂无机盐含量较低
1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

A . 根冠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D . 根毛区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图一是植物根尖模式图,图二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的某果树的一段枝条,图三是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

(1)图一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填序号);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主要部位是      (填序号)。
(2)图二中是已进行环剥的枝条,其中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3)图三中结构[1]是      ,其中的液体是      ;如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根毛细胞将变为      (填编号)状态,原因是      
2、农谚云:“果树割千刀,枝头压弯腰。”如图所示为果树的一段枝条,某兴趣小组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然后对枝条的生长.果实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这种通道存在于茎的      部。

3、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

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干旱地区农民一般采用“水田旱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旱作物。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根系发达,叶片表面积减少、厚度增加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4、植物在运输移栽过程中,一般要携带一些土壤一起运输。
(1)植物在运输过程中携带土壤主要是为了保护根部的      
(2)植物移栽后出现叶片枯黄,很可能是因为缺乏      元素。
(3)植物主要是通过木质部的      将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5、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如图乙,可观察到      处呈红色,因为此处的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6、如图是小麦和菜豆的根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是      (填植物名称)的根系,图中①是      根。图二属于      根系。

7、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硝酸铵)主要作用是        。 (1)
A .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 .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 . 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8、幼苗移栽时的成活率受其体内水分多少的影响。以下是部分注意事项,请结合右图回答:

(1)带土移栽。目的是为了减少对根尖      区细胞的损伤。
(2)减少叶片数目。可减弱      作用。
(3)防止幼嫩的茎被折断。茎中运输水分的结构存在于      (填编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来运输的,小晨同学设计了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一瓶盛有一定量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1)实验中小晨为了让现象更加明显些,应将植株放在      环境下进行实验;
(2)用刀切开枝条中上部后,发现AB两组枝条的切面变红,C组枝条的切面不变色,这说明了      
(3)小晨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至下而上运输的,还需要再继续实验步骤三,请你帮她写出步骤三的实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      
2、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3、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  X  Y……

较强的光照

m1

n1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      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鲜花保鲜养护说明中的科学原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20年八升九暑假衔接训练:第14讲 植物的根、茎、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