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10讲 力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次数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

1

0.1

0.98

9.8

2

0.2

1.96

9.8

3

0.3

2.94

9.8

A . 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B . 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也可以完成本实验 C . 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上表),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D . 小明处理数据时,给出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图(如图),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4个举例最合适的是(   )

A . 举例1: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 B . 举例2: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 C . 举例3:用力推铅球,铅球被推出 D . 举例4:用力击排球,手有痛感
3、第18届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将于2019年8月31日至9月15日在中国的北京等八座城市举行。下面有关篮球运动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 篮球猛烈撞击篮板时,只有篮球发生了形变 B . 投出去的篮球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飞行 C . 篮球上面有许多花纹和粗糙的小颗粒是为了增大摩擦 D . 篮球从高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4、妈妈做饭时,小明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科学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 筷子斜放在装水的碗里弯折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B . 把鸡蛋向碗沿一撞,蛋壳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个鸡蛋所受重力约为50N
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 .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 . 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 .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6、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一样的是(    )
A . 手拉开弓 B . 运动员罚点球 C . 小明压弯跳板 D . 熊猫拉弯竹子
7、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足球撞击在门柱上被弹进球门②用力捏气球,气球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8、重为490牛的物体可能是(    )
A . 一辆汽车 B . 一架飞机 C . 一杯水 D . 一个中学生
9、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跟撬棒垂直用力比竖直向下用力要省力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 力的大小 B . 力的方向 C . 力的作用点 D . 施力物体
10、如图为一种常用的园艺剪刀,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A点比B点更易剪断枝条,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 力的大小有关 B . 力的方向有关 C .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受力面积有关
1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 刹车时用力捏闸 B . 冰壶表面打磨的很光滑 C . 轴承中装有滚珠 D . 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轨道
12、如图所示是被风吹动的铃铛,图中箭头表示铃铛所受重力方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鞋底花纹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阻碍人向前运动 B . 图乙因为筷子受到摩擦向上,所以能提起来 C . 图丙是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使摩擦为零 D . 图丁是举重运动员搓碳酸镁粉末,为增大手掌与器械摩擦
14、在校园足球赛中,小科大力一脚,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进入球门,如图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使足球在空中弧线飞行的施力物体是(    )

A . 小科 B . 足球 C . 地球 D . 守门员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判断重力的方向,球 A 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缓慢改变木板 M 的倾角α,可观察到悬线OA 的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变”)。

2、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右图,则该物体的重力为      N,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      kg,用弹簧测力计测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      

3、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材料:

(1)如图甲,左球挤右球,两球都变形了,说明力能使物体      
(2)如图乙,气球向后喷气时会获得向前的动力而加速运动,此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喷出的气体”或“球外空气”)。
(3)如图丙,轻推气球,气球会快速滑行,说明利用      可以减小摩擦。
4、如图所示,大拇指与食指用力压在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

(1)两手指与铅笔接触处发生了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2)食指凹陷程度比拇指明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5、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两个小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科学知识?

(1)如图甲,轻推气球,气球从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       
(2)如图乙,当高压气体把水通过狭小的喷口向下高速喷射出时,“火箭”高速向天空飞去,说明       。
6、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      ;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由静止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1)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大小,可以通过比较      
(2)图乙是小车在不同水平面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图中画出小车在完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若斜面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完全相同,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1 , 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2 , 则f1      f2(选填“>”、“=”或“<”)。
2、弹簧具有弹力(通常所说的弹性)。针对弹簧弹力的大小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探究实验。他的思路如下:将弹簧压缩后在弹簧前放一物块,然后放手物块被弹出,从物块被弹出距离的多少来判断弹簧弹力的大小。

【提出假设】A.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B.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验证实验】取长度均为20厘米,材料和粗细各不相同,而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弹簧各几根进行对比实验。例如下图所示,将其左端固定在0位置,右端用物块向左压缩至A位置(12厘米)处,即得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8厘米,放手后物块沿水平面滑行到B位置停止,则AB之间的距离就是物块被推的距离。

【收集证据】实验记录见下表格(注:粗细只取用两种型号)。

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组次

弹簧材料

弹簧粗细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物块被推距离

碳素

8cm

25cm

钒铬

8cm

22cm

硅锰

8cm

27cm

碳素

10cm

24cm

钒铬

10cm

18cm

(1)根据上图示所显示的物块被推距离,该组实验应该是实验组次      的实验结果。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小明能否验证假设B?      
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这样做的依据是      ,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2)在实验过程中,小江同学记录了开始拉动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的关系,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图象。在进行实验丙的探究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的关系可以用图像中曲线      (选填“A”、“B”或“C”)来表示。图像中“d”点表示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类型是      
(3)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另一组的小华得出的结论则不同,小华设计的是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受力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小华的结论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小徐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注:滑轮两端绳子的拉力相等,且不记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力)。

步骤一:将质量为m1克的铜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质量为n1克的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10.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分别为m2克、m3克,但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铜块,重复步骤一,分别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实验结果记录表

实验次数

铜块质量(克)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

拉力传感器示数(牛)

1

m1

10.00

4.21

2

m2

10.00

4.22

3

m3

10.00

4.22

(1)小徐在实验前建立的假设是      
(2)实验中小徐“水平向左拉动木板”保持持续运动时,发现拉力传感器示数没有明显变化,则木板可能的运动的状态有       。(可多选) (2)
A . 匀速直线运动 B . 忽快忽慢 C . 逐渐加速 D . 逐渐减速
(3)若三次实验中铜块的质量关系是m1<m2<m3 , 则小徐在三次实验中依次增加沙桶中沙子的质量,其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10讲 力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