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11讲 牛顿第一定律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敞篷车上,小明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明和地面上的小东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分别是下图中的( )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③
C . ①和④
D . ③和②
2、下列现象由惯性造成的是( )
A . 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
B . 紧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C .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D . 下落的乒乓球触地反弹
3、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个车轮
B . 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快
C . 拍打衣服,衣服上的灰尘掉落
D . 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
4、投掷实心球是我区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下列有关实心球的力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 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B . 抛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C . 实心球脱离手后,沿弧线运动,这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D . 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能继续运动,因为人对实心球施加的推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悬挂的拉手突然向后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突然加速运动
B . 汽车突然减速运动
C . 汽车做匀速运动
D . 汽车的运动不能确定
6、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如图甲),过了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如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B . 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C . 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 . 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7、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根据如图赛龙舟的情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龙舟前进的力是水对船桨的力
B . 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D .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具有惯性
8、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次实验时,控制初速度相同的方法是保持斜面角度相同
B .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但也有可能小车滑出板外,处理方法:可以将每次实验下滑的高度降低
C .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 .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9、小明和小张运用所学知识对足球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运动的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作用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
⑤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⑤
10、惯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事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A . 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B . 汽车转弯时应减速慢行
C . 雪天给车轮上加防滑链
D .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11、如图所示是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B .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C . 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由0逐渐变大
D . 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2、铅球被运动员抛出,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若忽略空气阻力,铅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力F或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A .
B .
C .
D .




13、小徐给妹妹做了一个实验:把桌布平整地放于水平桌面上,上面再放上餐具然后快速拉出桌布,餐具竟然不会跟着桌布被拉出且不会倒下,理由是餐具( )
A . 受到的拉力小于摩擦力
B . 没受到摩擦力
C .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
D . 具有惯性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是一颗子弹以
120 米/秒的速度将纸牌击穿瞬间的情形,这一情形反映了力的作用效果。子弹对纸牌的力使纸牌发生了 ,纸牌的上半部分由于 仍保持原来位置不动。若纸牌宽 6cm,则假设子弹速度不变,切断纸牌需 秒。
2、如图所示,让小球从 A 点静止释放,运动到 C 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路线 运动。若当小球滚至右侧最高点时,撤去外力它将 。
3、北京冬奥会将2022年2月4日开幕,冰壶作为冬奥会重要项目之一深受观众喜爱。如图为投掷壶从出发点 A 运动至 D 点并撞击目标壶的路径。
(1)投掷壶离开手后能在冰道上继续前行是因为 。
(2)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4、为了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 。
(3)“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批判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从而帮助人们建立起“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正确认知。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分析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可多选) (3)
A .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B . 牛顿第一定律完全揭示了物体运动的本质,是一个事实
C .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D . 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小徐用细绳拉动木块。
(1)拉动一段时间后松开细绳,发现木块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具原因是 。
(2)若运动的木块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说明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
6、我国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 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否则将处以相应的处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相撞,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 撞碎而向前飞出车外。
(2)为防止撞车时发生类似的伤害,故要求司机和乘客均需系好安全带,以对人体起到缓冲的 作用。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
(3)乙图所示,人体模型与气囊撞击时,模型对气囊有作用力,气囊被压扁了,这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
7、假设法在我们学习科学中经常应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小科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原本可以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现若将一块比镜面大的遮挡物放在镜子后面,则他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的像。
(2)图乙中绳子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绳子断裂瞬间电灯失去重力,电灯将 (选填“加速向下运动”、“匀速向下运动”或“静止”)
(3)图丙是运动会的铅球赛场上,一位同学将铅球奋力掷出的情景。若铅球飞行至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那么接下来铅球运动轨迹是 (选填“a”、“b”或“c”)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生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1)如图甲所示,在毽子被踢出后能竖直上升是因为 ,从力的作用效果方面分析,毽子在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慢,说明了 。
(2)如图乙所示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你在图丙中用图像描述出男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
2、运输机参加抗震救灾,在沿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从飞机上静止释放四个相同的物资。物资在空中下落(地面水平,空气阻力不计)。
救灾物资会出现如上面哪幅图中所示的排列情况相似?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做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