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地球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 .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 .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 . 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 D . 青藏高原是由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2、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 . 纬线a是南回归线 B . 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 . 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 . 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3、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4、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 下列都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天体, 其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  )
A . 太阳 B . 火星 C . 月球 D . 北极星
5、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 .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 .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 . 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6、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B . 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C . 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D .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7、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 . 四季变化 B . 昼夜交替 C . 昼夜长短变化 D . 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8、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 . 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 . 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 . 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9、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C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D .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10、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 B . 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 . 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 . 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11、2020年1月,科学家拍下太阳表面高清的图片,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线落回(如图)。这种太阳活动称为( )
A . 火山 B . 日珥 C . 环形山 D . 太阳黑子
12、今年,我国将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如图,国家测量队近日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又一次测定了珠峰的高度,这是继1975年和2005年之后我国第三次测量珠峰的高度。之所以要重新测量珠峰的高度,有多方面的原因。

(1)珠峰处于印度洋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 板块运动使珠峰的高度一直在发生变化。
(2)技术的发展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譬如为了测量峰顶积雪的深度,1975年是用木杆插进雪层的方法,而这次采用国产雪深雷达探测仪,它是根据电磁波从发出到碰到峰顶岩石返回所用的      ,计算出积雪的实际深度。
2、        
(1)2020年4月28日报道,近日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银河系的侧面观像       (选填“激涡”或“铁饼”)。

(2)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请在图中识别火星的位置为      
3、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
(1)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       位置。(填相应数字)
(2)月球在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是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4、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是一部中国古代科技类百科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的许多科技发现与发明。
(1)在北宋之前就有人将磁石(磁体)磨成针悬挂或支撑起来,磁针就能指南。“磁针指南”是因为地球存在      
(2)沈括考察太行山时,发现有些岩石中夹杂着螺蚌壳。他推测太行山以前是大海,但现在太行山距离大海有近千里。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3)沈括大胆预测石油在未来社会中会得到广泛使用,现预测已被证实。石油的大量使用引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环境问题称为      
5、水的循环示意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序号②表示水循环中的      环节;
(2)下列三个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填字母)。 (2)
A .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B .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C .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6、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地球表层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1)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2)如图①②③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经过我市某中学旗杆顶端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是      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6500万年前恐龙突然灭绝后,哺乳动物开始兴起,其中一支就是有袋类动物。它们在以前的大洋洲、非洲、南极洲等地繁衍生长,如图甲。后来大陆逐渐分离开,直到现在的位置,如图乙。

    现在,有袋类动物是大洋洲特有的哺乳动物。它的胎儿在发育不完全时就“早产”,之后幼体在母体的育儿袋中继续发育:

(1)人类等哺乳动物的子宫内具有连接母体和胚胎的      ,而有袋类动物没有这一完整的结构,所以“早产”。
(2)现今大洋洲的形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是板块      的结果。
(3)在非洲、南极洲等地曾经出现有袋类动物的最可靠证据是       。
(4)为什么古老的有袋类动物能在大洋洲生活至今?请谈谈你的看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20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地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