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4章 有机物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一类有机化合物)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过程被化学家描述为“交换舞伴的交谊舞”。下列图示可以被理解为烯烃复分解反应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2、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加到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

A . 食醋 B . 白酒 C . 葡萄糖 D . 食盐
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①CO2  ②H2CO3  ③Na2CO3

④CH4  ⑤C2H5OH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④⑤
4、蔬菜、水果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主要原因是蔬菜、水果中富含人体必需的( )
A . 油脂 B . 维生素 C . 蛋白质 D . 淀粉
5、某饮料的配料有:纯净水、蔗糖、苹果汁、维生素C、乳酸钙。此饮料不含的营养素是( )
A . 糖类 B . 维生素 C . D . 油脂
6、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物中的( )
A . 黄瓜 B . 牛奶 C . 炒鸡蛋 D . 烤野兔肉
7、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 B . 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 . 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D . 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
8、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中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 . 添加三聚氰胺,提高牛奶蛋白质的检测含量 B . 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 C .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 . 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9、“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B . 水体污染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C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D . 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10、下列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的是( )

①合成纤维  ②塑料

③合成橡胶  ④残枝落叶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1、2015年3月21日,加注“地沟油”调和而成的生物航油首次载客试飞成功。一方面生物航油低碳环保,能够大幅减少温室气体,另一方面还有可能进一步改变餐饮废油的扭曲走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本次载客飞行使用的生物航油属于混合物 B . 生物航油的使用符合低碳的环保理念 C . 生物航油的出现标志着我们今后在餐桌上不可能再受地沟油的侵害 D . 生物航油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目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现状
12、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青菜、黄瓜中含的蛋白质最多 C . 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 D . 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13、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指的不是同种物质的是( )
A . 涤纶(的确良) B . 锦纶(尼龙) C . 腈纶(人造羊毛) D . 合成纤维(棉纤维)
14、甲醛是室内装修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用下面化学反应可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4KMnO4+5R+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R的化学式为( )
A . CH2O B . C2H4O2 C . CH4 D . CHO2
15、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1∶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 C2H2 B . C2H5OH C . CH3COOH D . CH3OH
16、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 下列关于葡萄糖说法错误的是( )
A . 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葡萄糖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C . 葡萄糖的式量为188 D .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可提供能量
17、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研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C是氧化物 B . 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 . 青少年应少吃蔬菜和水果,切忌偏食
18、维生素A1中C的质量分数为83.9%,H的质量分数为10.5%,O的质量分数为5.6%,其式量是286,则维生素A1化学式为( )
A . C19H28O2 B . C20H14O2 C . C20H30O D . C19H42O
19、几年前,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C .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D . 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
20、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 . 该工艺流程能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 . 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 D . 图中涉及到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共8小题)

1、为创建四川南充南部升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某县中学生科技创新小组有以下创意:
(1)品升钟美食——“卧龙鲊”因甘香润口,肥而不腻著名。精选五花肉为食材,配以五谷淀粉、鸡蛋、植物油、蔗糖,特制酱料等制成,其中富含糖类的有      
(2)观双峰傩(nuó)舞——“跳傩傩”,外形奇特的傩面具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下列现代傩面具取材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 (2)
A . 黄金 B . 陶器 C . 树皮 D . 腈纶 E . 兽皮
2、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有些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二氯甲烷的化学式为CH2Cl2 , 它由      种元素组成。二氯甲烷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有机物的命名与它的构成规律紧密相关。如有机物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按此规律,丁烷的化学式为      
4、蜂蜜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营养品。表中是某品牌蜂蜜外包装上标识的“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g

营养素参考值

能量

1500kJ

18%

蛋白质

0g

0%

脂肪

2.0g

3%

碳水化合物

72g

24%

30mg

2%

(1)表中的“钠”是指钠      (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服用蜂蜜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能量,所提供能量的主要成分是      
(3)麦芽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是蜂蜜中的一种碳水化合物,它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下转化:C12H22O11+X=2C6H12O6 , X的化学式为      
5、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分别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2)
A .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 . 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 . 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 . 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A物质常被用作奥运火炬燃料,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 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      

②A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矿物燃料。
(1)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于      变化。矿物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是      ,还含有硫等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      
(2)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而又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①近年来一些省市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C2H5OH)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气是一种未来理想的能源。现在通过生物法制得的氢气中混有CO2、O2和水蒸气等,氧气的体积分数通常为60%~90%。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灼热的Cu丝和干燥装置。该除杂方案是否正确?      ,理由是      

7、实验证明: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以下气体均为同温同压下):
(1)将同体积的CO(煤气的主要成分)和C3H8(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混合,所得混合气体中CO和C3H8的分子个数比是      ,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2)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燃烧的主要反应是C3H8+5O2 3CO2+4H2O、2CO+O2 2CO2。煤气灶由灶体、进气管、进风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管道煤气的用户迅速增加,重新购置的灶具跟石油液化气的灶具相比,在构造上的最大区别是进风管的粗细不同,重新购置的灶具的进风管应较       (选填“粗”或“细”)。
8、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汽油含C、H、O等多种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塑料做成“大米”。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      ,而塑料是一种       (选填“合成”或“天然”)材料。将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别在蒸发皿中加热,大米变黄、变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热后变成黏稠的液体。
(3)谣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肉松是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肉松时闻到如头发燃烧的气味,点燃棉花时闻到如      燃烧的气味。
(4)谣言四: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真相:水煮蛋的蛋黄微微变绿,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三、解答题(29题10分,30、31题各9分,共28分)(共3小题)

1、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

大米、番茄和牛奶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每100g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表:

蛋白质/g

脂肪/g

糖类/g

矿物质/mg

维生素C/mg

大米

6.7

0.9

78

7

136

0.05

番茄

0.6

0.3

2

8

37

0.4

11

牛奶

3.1

3.5

6

120

90

0.1

1

(1)人体若缺少      元素(填元素符号),则可能易患佝偻病,表中富含该元素的食品是      
(2)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       (填字母)。 (2)
A . 糖类 B . 油脂 C . 蛋白质
(3)番茄中富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 , 式量为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       (选填“酸性”或“碱性”)。
2、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已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为      
(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      支。
3、已知一种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1,气体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求这种气体的化学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4章 有机物单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