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 专题突破练——有机物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共3小题)
1、莲藕是一种富含淀粉的植物,用它为主材做的炒藕片、藕夹、莲子银耳羹等都是很多人爱吃的佳肴,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藕夹中的肉馅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 . 莲子是莲藕的种子,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C . 莲藕的食用部分是茎,其中的孔道能为茎的呼吸提供氧气
D . 莲藕中的淀粉可作为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2、如图是熟黑芝麻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该食品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 。
(2)表中的钙、铁是指____(填字母,下同)。 (2)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3)某同学关注到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成分OPP、CPP,经上网查阅资料获知,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聚丙烯,由此判断该食品包装材料属于____。 (3)
A . 合金
B . 塑料
C . 合成纤维
D . 合成橡胶
3、如图是某品牌牛奶和某品牌可乐两种饮料的营养成分表,请回答:
(1)该品牌牛奶营养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有 类。
(2)若蛋白质、糖类、油脂完全氧化后平均放出的热量分别为:18kJ/g、15.6kJ/g、39.3kJ/g。则100mL该品牌可乐在人体中释放的热量约为 kJ。
二、合成高分子材料(共3小题)
1、下列实验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 玻璃烧杯
B . 铁架台
C . 橡胶塞
D . 蒸发皿




2、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实验方法 |
A | 白酒和白醋 | ①观察颜色 ②闻气味 |
B | 食盐和白糖 | ①加稀盐酸 ②加水溶解 |
C | 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 ①点燃闻气味 ②观察色泽 |
D | 酸性厕所清洁剂和碱性厨房清洁剂 | ①测pH ②加石灰石 |
A . A
B . B
C . C
D . D
3、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在如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2)在汽车的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 性。
(3)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 的作用。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德州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全覆盖。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 , (写出两条即可)。
三、确认化学式(共3小题)
1、某市自来水曾出现过一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30g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g CO2和25.2g 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式量为150,求:
(1)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30g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质量是 g。
(3)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 。
2、27g某只含碳、氢元素的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27g水,此有机物的式量是54,求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3、有4.6g某有机物,在充足的O2中完全燃烧,只能生成CO2和H2O,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H2SO4 , 浓H2SO4的质量增加了5.4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8.8g。若该有机物的式量为46,试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四、生活中的化学(共4小题)
1、学习化学帮助我们形成更科学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食用肉类和牛奶可以补充维生素C
B . 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
C . 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 . 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
2、化学与生活、资源、环境关系密切。下列知识整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抽丝灼烧后闻气味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起夜盲症
③燃料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气——节约能源
④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酸雨
⑤废旧塑料随意丢弃——导致“白色污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3、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烹调食物所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观察到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需将灶具的空气进风口调 (选填“大”或“小”)。
(2)清蒸鱼富含 (选填“油脂”或“蛋白质”)。鱼是人体摄入铁元素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 (选填“贫血”或“佝偻病”)。
(3)聚乙烯能制成薄膜,因为它具有 (选填“热塑”或“热固”)性。废弃塑料不回收会造成 污染。
4、山梨酸钾(化学式为C5H7COOK)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在海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
(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
(2)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3)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