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共18小题)
1、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
A . 桃树、桃子、桃花、花粉
B . 循环系统、心脏、血液、红细胞
C . 呼吸系统、肺、果实、草履虫
D . 消化系统、肝脏、保护组织、香菇
2、下列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扫地时可以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比冷水快,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越快
C . 铅笔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斥力
D . 黄豆与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3、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 铁球被压成铁饼
B . 水凝结成冰
C . 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D . 由月球带回地球的矿石
4、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 .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 .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 . 乙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强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如图,悬线下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当其达到最高点时所受重力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成像于( )
A . 视网膜
B . 视神经
C . 晶状体
D . 玻璃体
8、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是( )
A .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
B . 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C .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
D . 温州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9、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10、“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 . 爬行动物
B . 鱼类
C . 哺乳动物
D . 两栖动物
11、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在进行植物分类时,小刚将玉米、向日葵、油松归为一类,将肾蕨、葫芦藓、水绵归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 . 是否有根
B . 是否有茎和叶
C . 能否产生种子
D . 能否形成果实
13、某同学先后4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厘米、1.75厘米、1.71厘米、1.93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
A . 1.73厘米
B . 1.767厘米
C . 1.77厘米
D . 1.78厘米
14、如图是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情况,图中4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 水杉和玉米
B . 水杉和花生
C . 玉米和水稻
D . 花生和水稻
15、我国发射了“墨子号”通讯卫星,纪念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线沿直线传播。下列光学现象说明光线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的是( )
A . 镜中花
B . 水中鸟
C . 林中影
D . 缸中鱼




16、如图所示为一个独轮车走钢丝模型,以下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 独轮车的重力和独轮车对钢丝的压力
B . 独轮车对钢丝的压力和钢丝对独轮车的支持力
C . 细线对钩码的拉力和钩码的重力
D . 细线对独轮车的拉力和细线对钩码的拉力
17、如图,手电简发出的光向下照射到烧杯底部,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后发生了折射现象,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表示这种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18、如图,小明单手握住一个重为G的茶杯并保持静止。当小明握杯的力F逐渐增大到F1的过程中,茶杯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共5小题)
1、读数:①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cm;②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③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mL。
2、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和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经过②过程形成了动物的各种 。
(2)图2是植物细胞,其中4表示 (填细胞结构名称)。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还有 等结构(填一种细胞结构名称)。
3、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丙图②是最高放大倍数下看到的细胞图像,用的镜头组合为甲图中的_______; (1)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②和④
D . ①和④
(2)把丙图①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玻片应该向 移动。
(3)丙图中观察效果由③到④(模糊到清晰),应调节乙图显微镜的哪一结构 (填中文)。
4、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小明用乒乓球进行了科学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用黄色乒乓球压白色乒乓球,两个乒乓球同时变形,这说明 .
(2)在乒乓球内部加入适量沙子,密封后放入水中恰好一半露出水面,乒乓球上半部分在水面的倒影可能如图甲中 (选填字母)。
(3)如图乙,小明用乒乓球模拟月相变化,其中一半涂黑(表示背光的半球),另一半白色(表示阳光照射的半球)。当球位于丙位置时,小明模拟的月相是 。
5、小明利用实验室器材开展了下列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进行三次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目的是为了 。
(2)如图乙,为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需要拉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
(3)如图丙,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首先将两探头置于空气中,保持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再将两探头分别放在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中。当两探头所处水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ρ1 ρ2(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共4小题)
1、如图是小欢和小乐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此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小欢在实验中保持F1和F2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无法在原位置静止。小欢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
。
(2)小乐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将“扭转”错误理解为“翻转”,将车轮朝上放置,结果小车保持原位置静止,在此基础上她又将小车扭转了一定角度,小车仍然在原位置静止,则此时F1与F2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某同学在测量小石块密度时:
(1)测量前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侧调节。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天平再次平衡后,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 g
(3)在测量小石块体积时(如图丙),必须先进行步骤1再进行步骤2,理由是: 。
3、小明和同学们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验证实验,选择的器材有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等。
(1)如图,小明先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不动,为了在光屏中心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还应该对光屏进行的操作有 (选填序号,可多选)。
①上移 ②下移 ③左移 ④右移
(2)做验证“等大实像”的实验,当每组物距均为20cm时,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除了测量误差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
(3)若准备用该装置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除了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外,还需将光屏换成 .
4、某校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每次拉开橡胶球相同的角度,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中,重复做10次的目的是为了 .
(2)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平均值 |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
单层 |
79 |
78 |
82 |
80 |
73 |
84 |
84 |
82 |
81 |
82 |
80 |
双层 |
20 |
23 |
24 |
24 |
24 |
25 |
22 |
22 |
21 |
25 |
23 |
受到橡胶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四、解答题(共10分第28题5分,第29题5分)(共2小题)
1、“五一”期间,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5.6克,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2克。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克,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2、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滑雪速度较大时雪中小孔内的空气会被逼出,形成*暂时”气垫。
(1)滑雪板可以轻易在雪地上快速滑行,是由于 .
(2)若滑雪者质量为70千克,两块滑雪板的总质量为2千克,且与水平雪地的总接触面积为0.36m2。当他站立不动时,滑雪板对水平雪地的压强为多少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