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一语文上期中调研试卷语文卷

年级:高一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学习古代记叙散文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做到      , 化繁为简,提高概括和表达能力。

②朗读首先要读准字音,理解作品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不能囫囵吞枣,      

        的大事,固然能打动人心,日常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不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吗?

A . 提纲挈领     顾名思义     惊天动地 B . 纲举目张     顾名思义      触目惊心 C . 纲举目张     望文生义      惊天动地 D . 提纲挈领     望文生义      触目惊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大堰河”这个艺术形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让读者不仅受到了深刻的美的教育,而且还感到真实可信,亲切近人。 B . 新诗“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而逐步得到社会认可的。 C . 狄更斯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职位,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 D . 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如果从脂肪和蛋白质方面来看,高温杀菌奶和巴氏奶并没有差别。但是,高温消毒的环节,会存在一些小的微量元素减少、营养物质密度降低的情况。比如,把牛奶做成奶粉,会经过一个加工流程,                      

A . 人吸收一些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更难,直接饮用鲜奶就容易的多 B . 那么这会导致一些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比直接饮用鲜奶更难 C . 直接饮用鲜奶就不会让一些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吸收更难 D . 如果直接饮用鲜奶,一些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吸收就会更容易
4、请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 而行yí      什海chà     通 qú    缱juăn    槎chā B . 恒惴lì       若若穴zhì     符lù     灰 jìn     音qióng C . gāo        培lŏu        然xiā     乌树jiù   意zì     D . 榛莽zhuó    害qiāng     人lù      静 mì    打 hāng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2015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B . 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C . 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D . 李明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

A . ⑥③⑤②④① B . ④①②⑤⑥③ C . ④①⑥②⑤③ D . ⑥③⑤④②①
7、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②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___________ , “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③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___________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A . 品味        栩栩如生           一蹴而就 B . 品位        惟妙惟肖           一蹴而就 C . 品味        惟妙惟肖           一朝一夕 D . 品位        栩栩如生           一朝一夕
8、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众人/郯子 B . 积土成山,风雨兴/少 , 月出于东山之上 C . 择师教之/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 . 师不必贤弟子/冰,水为之而寒
9、下列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跬步:一步 B . 岈然洼然,若若穴                 垤:蚁穴边的积土 C .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流光         溯:逆水而上 D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 如是而已   攻:学习,研究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赫尔曼·黑塞,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籍瑞士。代表作《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C . 梭罗,英国作家,1845年春天,他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瓦尔登湖》一书,另外,他的作品还有《郊游》《红色的盾牌》《缅因森林》。 D . 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11、下列选项中,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是指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0篇。 B . 风、雅、颂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 C . 《硕鼠》全诗四章,意思相同。表达了创作者对贪婪的剥削者的愤恨之情。 D .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现代诗派

翟长兴

    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

    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在上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这点深受法国象征诗人魏尔伦的影响,

    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

    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现代派诗歌的现代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既民族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现代派诗歌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

(选自《理论观察》,有改动)

(1)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1)
A . 现代诗派是指在上世纪30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创作风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轻都市诗人的统称。 B . 现代诗派以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为阵地,他们创作的诗歌标志了中国新诗的成熟。 C . 现代诗派的诗人多无政治派别,是来自乡村、在城市生活而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的边缘人。 D . 现代诗派诗人追求化古化欧的创造性工作,使中国新诗成为具有民族性、现代化特征的现代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
A . 现代诗派的得名源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杂志汇集了许多大城市的诗人,并刊发了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B . 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歌表现了当时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灭情绪。 C . 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很少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间接表达内心情感,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 D . 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诗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胧而明朗。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现代诗派的诗人都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形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美景。 B . 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再加上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使得他们的视野投放到中国更广阔的疆域。 C . 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诗歌特征等对现代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但现代诗派的诗人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 D . 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

三、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宽容 B .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       责怪 C . 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                 排列,比照 D . 秦王复击轲,八创。                     遭受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②使使以闻大王

③燕王拜送于庭                ④嘉为先言于秦王

(2)
A . 两个“以”相同,两个“于”不同 B . 两个“以”不同;两个“于”相同 C . 两个“以”不同,两个“于”也不同 D . 两个“以”相同,两个“于”也相同
(3)下列对所选文段内容所作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所选部分描绘了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依次可概括为:“厚遗蒙嘉——图穷匕见——顾笑舞阳——倚桂笑骂”等四个场面。 B . 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竞“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 C . “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提”,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 D . 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九岁能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②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晋天福中,以文章宰相桑维翰,深器之,即奏为监察御史。及维翰出,皆请质为从事。契丹侵边,少帝命汉祖等十五将出征。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独具草以进,辞理优赡,时人称之。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周祖问谁为此辞,使者以质对。叹曰:“宰相器也。”

    ③周祖自邺起兵向阙,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六年夏,世宗北征,质病留京师,赐钱百万,俾市医药。世宗不豫,入受顾命。

    ④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载,自陈桥还府署。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降阶受命。

    ⑤先是,宰相见天子议政,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唐及五代犹遵此制。及质等惮帝英睿,每事辄具劄(同“札”)子进呈,由是奏御浸多,始废坐论之礼。乾德初,以质为大礼使。质与诸人讨论旧典,定《南郊行礼图》上之。帝尤嘉奖。由是礼文始备,质自为序。九月,卒,年五十四。太祖闻之,为悲惋罢朝。

    ⑥质力学强记,性明悟。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其后质登相位,为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皆与凝同。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⑦质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闺门之中,食不异品。身没,家无余。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从子校书郎杲求奏迁秩,质作诗晓之,时人传诵以为劝戒。

节选自《宋史·列传八》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九岁能文                   属:写作 B . 以文章宰相桑维翰           干:求取 C . 质不知所措,乃降阶受命       降阶:降低官阶 D . 身没,家无余               赀 :钱财
(2)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范质聪明能文。他九岁能为文,十三攻读《尚书》,招生收徒。凭借所写的文章,得到宰相桑维翰的器重;他独自草拟的诏书,受到世人好评。 B . 范质规范了礼仪。唐及五代时,宰相拜见天子都是面对面坐着商议政事。范质认为奏议内容太多,上书建议废弃了坐论之礼。还为朝廷完备了礼仪制度并作序。 C . 范质品性廉洁耿介。他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常把俸禄赏赐送给孤寡之人。死后家无余财,得到太祖的称赞。他的侄子请求迁升官职,范质作诗劝诫他。 D . 范质很受君主礼遇。世宗北征时,赐钱给生病留京的范质,关心他的医药。范质去逝时,太祖很悲伤,为他罢朝。

四、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材料写作。

    “动力”,本是物理学科里面的一个概念,它泛指那些推动事物前进的力量。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需要这样的力量......

    要求:①请以“动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②叙事清楚,结构紧凑;③内容充实,详略得当;④恰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⑤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和校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一语文上期中调研试卷语文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