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4章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

该幅漫画直接反映了(    )

 

A . 我国的鱼越捞越少了 B . 我国人口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C . 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D . 我国地大物博,要加强养鱼
2、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诸多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提出“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倡导的出发点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B . 潮汐和大脖子病与环境污染无关 C .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厂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 D . 购买化学杀虫剂符合绿色消费的理念
3、目前影响生物圈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由于( )
A . 水资源 B . 气候 C . 植被分布 D . 人类活动
4、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随着人口激增,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 B . 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 .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 D . 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乐观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到了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5、关于人口增长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 人多力量大,有利于建设祖国 B . 人多智广,有利科研发展 C . 人多资源少,生活需求解决不了 D . 人多兵壮,有利于保卫祖国
6、下列关于人口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人口急剧增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B . 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增长快点没关系 C . 我国即将出现老龄化问题,必须采取社会化保障措施 D . 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但目前人口总数还是不断膨胀
7、关于人口增长与生态系统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口的增长,给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 B . 人口的增长,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C . 人口的增长,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D . 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利用效率
8、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口增长必须符合生态规律 B .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C . 人口增长过快会使环境污染加剧 D . 某些地区的人口在自然条件下可任其自然增加
9、下列人类活动中哪一项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A . 工厂排出的烟雾 B . 捕捉鸟类,丰富餐桌食物 C .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后,放归大自然 D . 滥伐森林
10、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要努力保护天然林”,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采取这两种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 . 发展旅游事业 B . 发展畜牧业生产 C . 改善生态环境 D . 增加木材产量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随着人类改变生物圈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的许多破坏性活动已超出生物自身调节能力 B . 加快研究快速降解塑料用品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 C . 保护生物圈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D . 我国人口众多,个人的行为不会对生物圈造成太大的影响
12、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南水北调工程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 . ②④⑤⑥ B . 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⑤⑥
13、“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所体现的地理原理,最妥帖的是( )
A .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B . 资源、环境的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 . 要切实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D . 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可以循环使用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带来许多环境问题.
(1)请说出人类面临的一些常见的环境问题?      
(2)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公民,你认为如何去保护自然环境?(不少于30字)      
2、如图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图示,根据图示回答:

(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      
(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      
(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将      ,并使粮食不足,造成饥饿,使人口死亡率      
3、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某地炼制硫磺,排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导致此地常降酸雨,庄稼被毁,居民外流.

材料二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同时还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并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损失惨重.

材料三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气体.人类目前由于过多使用煤和石油,以及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1)根据材料一,造成该地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消除温室效应的方法有那些?      
(4)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那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地现有1000公顷林场.对这片林场如何处理,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①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②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③把1000公顷人工用材林地,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1片,即100公顷.砍伐以后,随即补种树苗,10年后成材.

你赞成以上哪一种办法,为什么?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2、  4000年前,曾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显赫一时的文明古国---巴比伦王国,该国森林繁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但由于人口剧增,森林被砍,耕地扩大,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河道阻塞,连年洪水成灾,终于使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致使该国变成一片废墟.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是由于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主要作用?      
(2)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 ) (2)
A . 自然因素 B .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 C . 人口剧增 D . 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这个历史事实给我们什么启发?
(4)要使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比较稳定,其森林覆盖率至少要达到      %以上.

四、材料题(共1小题)

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作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      ,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      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      ,且速度比乙房间      ,由此可得出结论: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4章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