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卷(基础)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 . 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重力与大气压力彼此平衡 C . 丙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小 D . 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2、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 . B .   C . D .
3、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正确流向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4、关于对流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飞机主要在这一层飞行 B .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C . 集中了地球上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 D . 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5、下列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②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③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 ④气体的流速越大,气压越大 ⑤空气总是由低压的地方流向高压的地方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④
6、据我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小雨,温度:6℃~11℃,风向:无持续风向 ,风力: 微风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温度 6℃~11℃是通过温度计测得 B . “小雨”说明这一天是受高气压控制 C . 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D . 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活生产中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 . 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适当削弱热岛效应 C . 台风、寒潮、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东沿海各省影响很大是因为受到季风的影响 D . 生活中污水经处理排放
8、人们用“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气温的日较差远比沿海地区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 海陆位置的不同        C . 地貌的不同 D . 人类活动的影响
9、下面的气候要素图中,最有可能表示我市的气候状况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0、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1、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A . 大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 .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 . 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 . 以上都是
12、对风的预报内容主要是风向和风力,下面对风向和风力理解正确的( )

A . 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 .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 . 风力指风的强度,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 . 风力指风的强度,风级越大,表示风力越弱
13、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14、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 .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相等 B .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 .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毛细胞 D . 防止听小骨和听神经受损
15、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 B .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 C . 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 D . 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水银曲管气压计的构造如下图所示,被封闭的一端是真空的,开口的一端与大气相通。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这时大气压强为      厘米水银柱。


2、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1)如图是浙江省某时的天气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丁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      天气。

②此时风向是      (选填“甲吹向乙”、“乙吹向甲”)。

(2)下面是某县气象台某日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县明天阴有小雨,西北风4级,最高气温为22℃,最低温 11℃,空气质量优。则:

①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 22℃,应出现在      左右。

②该县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      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

3、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大气中的      层;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4、下面是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县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是零下3℃,西北风3-4级,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这一天中我县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      (选填“天气”或“气候”)
5、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家中的卫生清洁工具也在不断改进。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动清洁地面机器人,它工作原理是利用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出,使尘盒内的压强减少,外界垃圾由于      作用,将它压入尘盒内。已知机器人的质量是2kg,滚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cm2 , 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6、如图是12月17-19号湖州的气象要素,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气象要素

日期

12月17日

12月18日

12月19日

天空状况

阴有小到中雨

阴有小雨

阴有小雨

气温

11℃-15℃

7℃-11℃

5℃-8℃

风向风力

西北风4级

偏北风4级

偏北风4级

(1)表中所描述的是      (填“天气”或“气候”)现象。
(2)湖州这几天在      气压控制下。
(3)气象观测中是用      观测风向的。
7、手持式小型抽气、打气两用气筒的构造如图甲所示,a为筒壳,b为活塞,cd为两个气嘴,气嘴内部有气阀门(如图乙),使用这种气筒打气或抽气时:当接气嘴      (选填“c”或“d”)时,活塞往      (选填“左”或“右”)移,起打气作用;当接气嘴      (选填“c”或“d”)时,活塞往       (选填“左”或“右”)移,起抽气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所以容易被压缩。某同学想: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压缩,体积减小的时候,气体压强将会怎样变化呢?

(1)他提出了两个猜想:

猜想A: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体积,压强减小;

猜想B: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体积,      

但经仔细一想,该同学马上否定了自己的猜想A。你认为该同学否定猜想A的理由是:      

(2)进一步思考:压强和体积的变化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呢?

他找来一个注射器和一个气压计,在注射器里边封了30mL空气(不计注射器活塞重力和摩擦,注射器完全密封,大气压强p0=1.0×105Pa)。

查阅资料得知:气体被压缩的时候,内能增加,温度上升也引起压强的变化。所以在下面的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      相同。

以下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体积(mL)

30

25

20

15

10

压强(×105pa)

1

1.2

1.5

V

3

(3)表格中V=      ;分析以上数据,写出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和压强定量关系      
2、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俊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厘米2;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③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8.5牛;④记录整理数据;⑤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      
(2)根据小俊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等于      帕。该实验中测得大气压值与当地当日实际气压值相比偏小的原因,下列同学分析有道理的是      

A.水存在“粘性”,将吸盘“粘”牢了    B.吸盘内空气未排净

C.由于吸盘被拉变形后,吸盘受气压的面积变小    D.由于误差,弹簧秤读数偏小

(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98.5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解答题(共6小题)

1、

假设图是浙江省某地当日的天气预报符号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写出该图表示的天气状况       .

(2)这种天气在浙江地区,最不可能出现在一年四季中的       季;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3)如果该地明天天气预报:“有时有小雨”,这是指降水的可能性,它由       来表示。

2、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        (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        (填“阴雨”或“晴朗干燥”,下同),而乙地天气则以       为主。
(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      。 (1)
A . 阴转多云 B . 雷电交加 C . 和风细雨 D . 冬暖夏凉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      (填“东南”或“西北”)。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写出计算过程)
4、如图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放气孔,空心柱上戴着的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超出了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的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cm,空心柱放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 , 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5Pa。请问:

(1)此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
(2)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Pa,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该再配备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
5、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迅速将杯口倒扣在一个气球上,一段时间后慢慢拿起杯子,发现气球被杯子紧紧地“吸住”(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气球被杯子“吸住”的原因。

6、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在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cm)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m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3)
A . 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 . 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 .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 .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卷(基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