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盘锦一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实验法 D . 分类法
2、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 . 阳光、空气、水组成 C .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D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3、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 . 硅藻 B . 浮游动物 C . 鲱鱼 D . 鳕鱼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  )

A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母鸡下蛋是为了排除体内的废物 B . 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作出任何反应 C . 细菌不能繁殖 D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写的是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 . 蝉→螳螂→黄雀 B . 蝉←螳螂←黄雀 C . 柳树→蝉→螳螂→黄雀 D . 柳树←蝉←螳螂←黄雀
7、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  )

A . 环境影响生物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生物依赖环境 D . 生物适应环境
8、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

A . 有空气和无空气 B . 温度和湿度 C . 20℃和0℃ D . 有光和无光
9、下列列举的现象中,不属于科学观察的一项是(  )

A . 观察并记录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B . 夜间偶然发现流星划过夜空 C . 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花的过程 D . 用录音机记录某种鸟的叫声
10、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 . 杨树 B . 神舟七号飞船 C . 珊瑚 D . 钟乳石
11、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闭合,这种现象可以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进行呼吸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2、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依据分类的(  )

A . 按照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 . 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 . 按照这些生物的数量 D . 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1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正确的是(  )

①调查记录

②归类

③分组

④设计调查路线

⑤选择调查范围

⑥将生物资料进行整理.

A . ①②④⑥⑤③ B . ③⑤④①⑥② C . ⑤③④①②⑥ D . ②③④⑤①⑥
14、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 . 调查时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C . 在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D . 无论调查范围有多大,都必须逐个调查
15、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 . 绿色植物 B . 阳光 C . 肉食性动物 D . 微生物
16、在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应该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A . 光、温度、湿度等 B . 鼠妇数量、光、温度等 C . 温度、湿度、鼠妇的数量等 D . 空气、湿度、光等
17、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

A . 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18、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D .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19、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从第二分钟起、每分钟对鼠妇的分布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要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这个小组应该依据的数据是(  )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阴暗











A . 2min时的记录 B . 6min时的记录 C . 11min时的记录 D . 平均值
2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 B .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毛是纯白色的 C . 蚂蚁借机爬在过往的动物身上 D . 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或树枝
21、下列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的实例,错误的是(  )

A .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 . 蚯蚓的活动和取食使土壤变得疏松 C . 炎热缺水的环境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D . 北极海域中生活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mm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导致,而绝非人为因素所致 B . 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C . 生态系统的破坏只是暂时的 D . 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23、下列关于如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生产者,②③④是消费者 B . 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 C . 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②→③→④ D . 图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种类

数量

生态系统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A

0

90

0

0

30

30

0

0

40

B

200

350

0

0

30

0

0

0

40

C

150

250

100

800

40

30

50

20

1

D

300

200

0

0

0

0

0

50

50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判断题(共11小题)

1、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A . 正确 B . 错误
2、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A . 正确 B . 错误
3、“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A . 正确 B . 错误
4、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A . 正确 B . 错误
5、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A . 正确 B . 错误
6、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A . 正确 B . 错误
7、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A . 正确 B . 错误
8、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A . 正确 B . 错误
9、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地点.

A . 正确 B . 错误
10、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A . 正确 B . 错误
11、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的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受到破坏.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来维持生存.这说明了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2、生物除了具有共同特征以外,生物还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      、家畜、宠物等.

4、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      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叫做      实验.

5、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      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      ,适应环境.

四、简答题(共2小题)

1、山羊绒又细又柔软,制作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地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2、有些人爱吃蛙肉,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

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2)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辽宁省盘锦一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