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小题)

1、温州特色早点——炊饭是在蒸熟的糯米上撒上少量油条碎末,再浇上肉末汤而成。炊饭中,含量最多且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脂肪 D . 水分
2、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菜刀生锈 B . 食物腐败 C . 榨取果汁 D . 煤气燃烧
3、人体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有不同的酸碱度。在正常情况下,下表中的消化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消化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胃液

pH

6.6-7.1

7.1-7.3

7.5-8.0

0.9-1.5

A . 唾液 B . 胆汁 C . 胰液 D . 胃液
4、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多种养分,给其以“全面呵护”。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硫酸钾(K2SO4 B . 硝酸铵(NH4NO3) C . 尿素[CO(NH2)2] D . 硝酸钾(KNO3)
5、体检后小明知道自己的血型是B型。如果只考虑ABO血型系统,当他因失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输的血型为(    )
A . A型 B . B型 C . O型 D . AB型
6、某实验室的物品按物质分类放置,部分物品摆放如下表:

物品柜

物品

CuO、MnO2

HCl、H2SO4

KOH、Ca(OH)2

Na2CO3、CuSO4

若某科学老师需要硝酸(HNO3),他能取到该物品的物品柜是(    )

A . B . C . D .
7、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刹车失灵,为了避险,将车开上铺有碎石且沿山坡向上的避险车道,最终停下。若不考虑汽车因油耗引起的质量减小,则下列关于汽车上坡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8、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后,含镉(Cd)固体废弃物必须及时处理。下面是处理过程中某一重要反应:CdSO4+Na2S=CdS↓+Na2SO4。该反应属于(    )
A . 复分解反应 B . 置换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化合反应
9、如图所示的四种家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 洗衣机 B . 电风扇 C . 电视机 D . 电饭煲
10、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pH B . 稀释浓硫酸 C . 加入锌粒            D . 干燥氢气
11、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50牛的重物,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均为10牛,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 . 20N B . 25N C . 30N D . 35N
12、如图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发电过程中,下列所述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 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B .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 . 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 . 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13、金属钯(Pd)是稀有的贵金属,为研究钯的金属活动性,现进行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将钯丝伸入稀盐酸

将银丝伸入氯化钯

(PdCl2)溶液

将铂丝伸入氯化钯

(Pd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银丝表面析出固体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由上述现象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    )

A . 氢之前 B . 氢和银之间 C . 银和铂之间 D . 铂之后
14、科学上常用燃烧法来测定化合物的组成。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仅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依次通过装置甲和乙(假设均吸收完全),测得通入气体前后装置的质量如下表,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装置甲

装置乙

通气前质量/克

200

180

通气后质量/克

201.8

182.2

A . CH4 B . C2H4 C . C2H5OH D . C2H2
15、为了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中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

A

NaOH

Na2SO4

适量BaCl2溶液

B

CuSO4

H2SO4

足量CuO粉末

C

Fe2(SO4)3

CuSO4

适量NaOH溶液

D

稀HCl

CaCl2

足量CaCO3固体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24分)(共5小题)

1、小明因感冒、发烧、腹泻,前往医院就诊。
(1)医生建议小明检查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制作血涂片时,需要得到薄而均匀的血膜,下图中正确的推法是      (图中箭头表示载玻片移动的方向)

(2)医生采用“雾化吸入疗法”对小明进行治疗。医生利用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小明的血液循环系统。这些药液首先到达的心脏腔室是      
(3)小明生病后,身体逐渐消瘦。从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的结果。(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实验室常见的两种碱,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      。(填微粒符号)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明设计了如图三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碱)。其中可行的是方案      

3、小明自制一个小电动机,为粗略测量该电动机的功率,他采用图示装置测量:不断向挂在细线下的小桶加入沙子,直到小桶恰好匀速上升。此时小桶与沙子的总重力为G,小桶上升高度h所用时间为t。

(1)观察实验装置,小明是通过测量      的功率间接测量电动机功率的。
(2)本实验中,小电动机的功率大小是      。(用字母表示)
(3)实验测出的小电动机功率要比实际的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写出一点)
4、市域铁路S2线是温州南北交通的重要走廊,目前正在建造中:S2线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龙门吊”。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与平移重物,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1)“龙门吊”将3×103千克的重物先从地面提升到8米,再向左平移5米到工作台,在这整个过程中“龙门吊”对重物做功的大小是      焦。(g取10牛/千克)
(2)在重物由主梁右侧某位置缓慢移到左侧某位置的过程中,右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      。(不考虑主梁自身重力)
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静置片刻后,往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上层清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BC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共3小题)

1、小明用图甲所示器材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不变,待测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额定功率约为1.2W。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小明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移动,至电压表示数为3.8伏时为止。
(3)实验时小明发现图甲电路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3.8伏,为了确保灯泡电压恰为3.8伏,利用现有器材,小明采用的措施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温度计、试管、烧杯、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蒸馏水、碘液等。

(注:实验室使用的淀粉酶适用温度为50~70℃)

【实验原理】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液会发生颜色反应,呈现蓝色。

【实验步骤】

步骤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步骤一

取1mL可性淀粉溶液,在0℃中水浴5分钟

取1mL可溶性淀粉溶液,在60℃中水浴5分钟

取1mL可溶性淀粉溶液,在100℃中水浴5分钟

步骤二

取1mLα-淀粉酶溶液,在0℃中水浴5分钟

取1mLα-淀粉酶溶液,在60℃中水浴5分钟

取1mLα-淀粉酶溶液,在1℃中水浴5分钟

步骤三

混合可溶性淀粉溶液和α-淀粉酶溶液,在0℃中水浴5分钟

混合可溶性淀粉溶液和α-淀粉酶溶液,在60℃中水浴5分钟

混合可溶性淀粉溶液和α-淀粉酶溶液,在100℃中水浴5分钟

步骤四

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

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1)本实验探究的是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步骤一和步骤二可否省略?请说明理由      
(3)如果要寻找α-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应如何设置温度进行后续实验。      
3、为了证明酸和碱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资料】

①乙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②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或水蒸气变蓝色;

③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设计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3号,向1号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和无水硫酸铜,向2号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向3号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使试管内各试剂充分混合。(每支试管加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

实验二:如图乙,取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试管,逐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用传感器实时获得反应过程溶液的pH,结果如图乙中的右图。

【实验反思】

(1)实验一中设置1号、2号试管的目的是      
(2)实验一中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3)由实验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证据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24题6分,25题5分,26题9分,27题8分,共28分)(共4小题)

1、人体是一个整体,各系统相互协调,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1)人体血液因含氧高低分别呈现鲜红色或暗红色。经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颜色的变化是      
(2)医生在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肾单位的      作用异常所致。
(3)根据右图信息,写出淀粉中的营养物质到达组织细胞内所经历的生理活动有      
2、科学老师用矿泉水瓶(瓶盖上安有自行车胎气门芯)、气筒、温度传感器自制了一个气体内能改变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老师做了两组实验,第一组“放气组”向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水和酒精,拧紧瓶盖,用气筒向瓶内充气25秒,然后迅速打开气门芯放出瓶内气体;第二组“未放气组”实验前25秒与第一组完全相同,但25秒后没有放气。温度传感器自动记录两组实验瓶内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乙。结合内能与其他已学知识分析“放气组”温度变化的原因。

3、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由铜粉和镁粉混合而成的均匀物质。为测定该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分别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与稀硫酸进行反应,实验分四组,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10

10

20

2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100

120

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的固体质量/g

8

8

17

m

(1)该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2)表中的m=      。(填数值)。
(3)计算第3组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寒冷的冬天,一款发热马甲或许能帮助你驱走严寒(图甲)。某品牌的一款智能发热马甲内有两条电热丝,电热丝通电后发热让使用者御寒。发热马甲内部的工作原理如图乙,电源电压U1、U2均为6伏,R1、R2是电热丝。手动转向开关可以设定不同的发热功率,当转向开关与触点“1和2"接通时处于“关"的状态,电热丝都不工作;当转向开关与触点“2和3"接通时处于“低温”档,此时马甲的额定功率为6瓦:当转向开关与“3和4"接通时处于“高温"档,此时马甲的额定功率为15瓦。安全温控开关中接有热敏电阻R3作为测温探头,当马甲温度超过65℃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1)发热马甲在低温档正常工作1小时,可以产生的热为      焦。
(2)如果安全开关消耗的电能忽略不计,那么发热马甲内接入的电热丝R1的阻值为多大?
(3)实际上安全温控开关也需消耗少量电能,有人提出将安全开关中原有的热敏电阻R3 , 更换为另一款热敏电阻R4 , 热敏电阻R3、R4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请从能耗、温控方面分析更换电阻后对发热马甲使用带来的影响。(各写一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