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共6小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共6小题)
编号 |
① |
② |
③ |
1%淀粉溶液 |
2毫升 |
2毫升 |
2毫升 |
蒸馏水 |
1毫升 |
— |
— |
盐酸 |
— |
1毫升 |
— |
NaOH溶液 |
— |
— |
1毫升 |
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
1毫升 |
1毫升 |
1毫升 |
37℃水浴 |
5分钟 |
5分钟 |
5分钟 |
体积分数0.4%的碘酒溶液 |
2滴 |
2滴 |
2滴 |
实验现象 |
⑴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烧瓶,烧瓶中变浑浊
⑵烧瓶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⑶对烧瓶中的溶液进行分析,一定有的溶质是NaOH、NaCl,可能存在的溶质是CaCl2或 。简要写出判断可能存在的溶质的实验操作: 。
实验1:小乐在试管中放入一枚未打磨的铝片,然后注入适量pH=4的稀盐酸。铝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
针对铝片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速率不同的现象,小乐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起促进作用;
猜想2: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阻碍作用。
为了验证猜想,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
实验中加入的铝片有何要求? 。
【提出问题】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CO;猜想②:CO2;猜想③:CO和CO2。
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用电子天平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
反应后的质量 |
|
A(试管+固体) |
m1 |
m2 |
B+C(广口瓶+溶液) |
m3 |
m4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共5小题)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样品质量/g |
20 |
20 |
20 |
BaCl2溶液质量/g |
30 |
60 |
90 |
电子天平示数/g |
42.33 |
44.66 |
44.66 |